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羊城路街名溯源
楼主: 62桃李
go

羊城路街名溯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909 小时 
威望
8396  
金钱
4513  
最后登录
2018-10-22 
阅读权限
帖子
3880 
精华
积分
8396 
UID
4347 
5#
发表于 2011-7-28 21: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鄧允根 于 2011-8-12 21:36 编辑

  和平路數度易名,之前稱抗日路,再前叫拱日路。抗戰時拱日路有個日本
的憲兵總部,叫“西憲兵”的,很多中國人被拉進去毒打,手段極殘忍,聽大
人講,灌辣椒水......那時我才幾歲大,這對我是抗日、愛國的好教材。叫抗
日路不是很好嗎,為什麼又改和平路?

天涯共此時。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77 小时 
威望
10510  
金钱
10346  
最后登录
2017-7-11 
阅读权限
帖子
7107 
精华
积分
10510 
UID
32 
4#
发表于 2011-7-28 20:59 |只看该作者
广州市每条旧街(路)都有段古,老广州人深有感触。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1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1 
UID
53 
3#
发表于 2011-7-28 20: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1-7-28 21:00 编辑

羊城路街名溯源(下)


  六、与历史名人有关的
  中山一路至中山八路(越秀区、荔湾区):均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中山一路建于1925年。中山二路原名百子路,1948年改今名。中山三路,清代为正东门大街,上世纪20年代名大东路,1948年改今名。中山四路,清代称惠爱大街,1918年扩路名惠爱东路,1948年改今名。中山五、六路,清代称惠爱街,1948年改今名。惠爱路因附近有惠爱坊而名。惠爱坊是羊城人为纪念历代(67位)主政广州有德政的清官、好官而建。中山七路,曾名见龙里,1960年扩建。中山八路由中山七路延伸而成。
  丛桂路(荔湾区):南宋时羊城刘镇三兄弟先后中了进士,刘镇的三个儿子又先后荣登科甲。因旧时登科者被称为“蟾宫折桂”,“丛桂”,文人辈出之地也,故此里被人称为丛桂里、丛桂路。
  云桂大街、云桂村、云桂路(海珠区):何维柏(1510年-1587年),25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因弹劾丞相严嵩被嘉靖皇帝下令入狱。何在狱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出狱后回故里羊城河南聚徒讲学,培养出三十几个进士及举人。旧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后人在此地捐资兴建一座牌坊,上书“云桂发祥”四字,云桂村、云桂坊便由此得名。
  豪贤路(越秀区):为纪念明末清初一位英雄人物黎遂球而将原名为濠弦街易名为豪贤街。出生在濠弦街的黎遂球,25岁中举,后任南明“兵部职方司主事”,指挥一千多艘战船与清兵大战,后在坚守赣州时战死。
  秉政街(越秀区):位于中山四路的秉政街,因街内有秉政祠而名。秉政祠供奉着汉初名将张茂父子。张茂为岭南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将军,曾随刘邦南征北战统一关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越骑将军”。儿子张买为南宫侯,执政秉直廉洁,后人在其故里立“秉政祠”以祀其父子。
  湛家大街(越秀区):明朝著名教育家湛若水故里。湛若水考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官至明初的吏部、礼部、兵部尚书,为官清廉,70岁获准辞官回故居,在今湛家大街一带置地建湛家园,专门用来办学教育。
  聚贤街(越秀区):这里是羊城历史名园———南园的所在地(今文德东路内)。元、明两代诗人都在此结社,历史上称为“前五先生”、“后五先生”的著名诗人常于此雅集咏诗。
  七、与历史事件有关的
  六二三路(荔湾区):原名沙基路。为纪念1925年6月23日在沙基惨案中牺牲的先烈们而易名。
  光复路(荔湾区):为纪念辛亥革命以“光复河山”之意。
  和平路(荔湾区):上世纪30年代时日本侵华前为拱日路,中日战争爆发后改抗日路,抗战胜利后改今名。
  起义路(越秀区):为纪念广州起义而易名。原名维新路。
  解放路(越秀区):原名为中华路,1951年“八一”建军节更名为解放路。叶剑英市长主持了命名仪式。
  法场地(越秀区):位于沿江路西段,一百多年前,清朝在此设刑场。
  先烈路(越秀区):先烈路全长4公里,沿途建有不少先烈纪念馆、陵园、陵墓,是名副其实的先烈路。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1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1 
UID
53 
2#
发表于 2011-7-28 20: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1-7-28 20:52 编辑

羊城路街名溯源(中)


    五、与所处位置有关的
  白云路(越秀区):原白云山白云水道出口处。
  西湖路(越秀区):原来此地有一湖泊名为西湖。湖上有洲,南汉时刘集方士在此炼丹,名药洲。洲上有奇石,均为刘命犯人从北方运来。现仍存九曜石于南方戏院内。
  三角市(越秀区):因清朝有一集市为三角形而名。
  农林下路(越秀区):1909年,广东省农林试验场设在附近,又处于猫儿岗山坡之下故名。
  石牌(天河区):因此地原为坟墓众多之山岗,一块块坟碑到处竖立,旧称石碑,后改称石牌。
  明心路(荔湾区):因附近有盲人院,取“目瞎心明”之意而名明心路。
  三元里(白云区):因有三元庙而名。
  芦荻巷(荔湾区):因此地曾是芦苇丛生的水滨而名。
  彩虹桥(荔湾区):南汉时建有石桥形状如彩虹吸水。
  黄沙(荔湾区):原是珠江边大沙滩,尽是黄沙而名。
  六、与历史名人有关的
  执信路(越秀区):为纪念朱执信先生而名,附近还有执信中学。朱执信(1885年-1920年),广州番禺人。辛亥革命时在广东发动民军起义。广东军政府成立时任总参议。1913年参加讨袁。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孙中山元帅府军事联络等职。1920年赴广东策动桂系军队反正,在虎门被杀害。孙中山曾痛惜失去一位“革命中的圣人”。朱执信是汪精卫的外甥。
  北京路(越秀区):清代由北至南依次为承宣直街、双门底、雄镇直街、永清街,1920年扩路改称永汉路,上世纪20年代为纪念胡汉民易名汉民路,1945年复名永汉路,1966年更今名。
  清泉街(越秀区):在今广东科学院越王井对面。越王井为赵佗所凿,据说赵佗能长寿到103岁仍肌体润泽,无疾而终,皆与饮用此井水有关。一千几百年来越王井附近的居民都饮用此井水,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清泉街因此井水而得名。
  崔府街(越秀区):在朝天路西侧。因有南宋丞相崔与之的府宅而名。崔与之(1158年-1239年),于绍熙四年(1193年)中进士。做官47年,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辞官后闲居羊城两袖清风,一无所有,筑“菊坡”以自娱。后来皇帝宋理宗闻悉,御笔“菊坡”两字赐其后人。清同治年间,广东官绅商民创建“菊坡精舍”于越秀山上(今市二中校园内)以作纪念崔的“菊坡”精神。崔享年82岁。
  芳草街(越秀区):街内有清朝鲍逸卿太史别墅,后为芳草精舍诗社故名。  
  梅花村(越秀区):“南天王”陈济棠在此建官邸,马路两旁多种梅花而名。
  河南(海珠区):珠江河以南称为河南,这在地理位置上是理所当然的。但“河南”的最初得名并不是此因。岭南才子、清初诗人屈大均有诗曰:“能将北雪为南雪,为有苍苍自洛来。松柏至今虽已尽,花由尝见雪花开。”这首诗就是咏羊城河南得名的掌故。
  现在中山大学的珠江码头下游有个下渡村,东汉时这个村子出了一位朝廷大臣,名叫杨孚,汉章帝时(公元76年)举贤良,对策上第,拜为议郎,汉帝时为临海太守。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从河南洛阳带回几株松柏植于宅前,到了冬季,北方下雪的时候这几株松柏竟然也挂有霜雪。羊城四季如春,何来瑞雪呢?杨孚对人说:“物之习性也”。为此,故里人就把杨孚居住的下渡村称之为“河南”,以后就把珠江南岸都称之为“河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17 05:41 , Processed in 0.06366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