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赴海参崴旅游的八个“没想到“(一)
查看: 1859|回复: 2
go

赴海参崴旅游的八个“没想到“(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
发表于 2015-8-14 2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p=20, null, left]2015-08-14 22:53:20|  分类: 见闻|字号
[url=]订阅[/url]

















下载LOFTER客户端





我们乘坐的国际列车

绥芬河口岸
宾馆走廊”出口“标志(不是英语)
海参崴火车站一商场的广告,中文排第一
海参崴警车车身”警察”一词也是俄语
宾馆宾馆大门俄语意思是“拉开门”(相当于英语PULL)
绥芬河车站出境安检大厅的宣传画
海参崴的一家中国餐馆

海参崴的另一家中国餐馆




  6月下旬,从哈尔滨赴俄罗斯的海参崴旅游,所见所闻的主要收获,我已发帖。现在说一下旅途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也许对其他人有参考价值。就说一下我感到意外的几件事吧,姑且叫《赴海参崴旅游的八个“没想到”》。



一,没想到国际列车竟是50年代的绿皮车


从哈尔滨出发时,是在晚上10点10分,没注意列车是什么样子的。中午到绥芬河车站办完出境手续,换乘绥芬河到俄罗斯的格罗捷科沃所坐的车竟是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绿皮车!

车窗窗户大开。头顶几个风扇一个劲地转着。——真没想到,国际列车竟是这么落后!这在中国内地,恐怕也见不着吧!我在上车前看了一下车厢上的字,确认是中国的,列车员也是中国人。

在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的绿皮车都消失了,代之以和谐号等空调车,但在绥芬河到格罗捷科沃的铁道线上行驶的国际列车客车车厢竟然还是50年前的设备。弱弱地问一句:是想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怀旧么?

还有,现在名义上是六日游,实际上是两日游。去时,晚上坐火车,次日早晨在绥芬河出境,中午再在格罗捷科沃换汽车,傍晚到达海参崴,算两天;回程,早晨从海参崴坐汽车到乌苏里斯克,换汽车傍晚到绥芬河入境,晚上再换火车回哈尔滨,第二天早晨到,算两天。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我想,何不在哈尔滨和海参崴对开直达国际列车、以方便中俄旅客?

真没想到,都21世纪了,中俄国际列车还是50年代的绿皮车!



二,没想到中俄边检标准不一样

来回都在绥芬河车站办出入境手续。在出境时,我向边检人员递上护照,她看了又看,问我“最近去过什么地方?有没有去过中东?”我回答说:“我五年前去过沙特。最近一两年没去过。你看护照上沙特那个签证章还是2009年盖的。”她还是不放心,于是叫来一位领导,请领导对我的护照再次查看。我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这位领导看了以后说“可以放行”,把护照交给那位女边检员。这时她才盖上章,我得以过关。但在格罗捷科沃车站办理进入俄罗斯手续时,没有任何障碍,俄罗斯边检员看一眼就盖章。

在从海参崴回哈尔滨时,在边境车站,俄罗斯边检人员也是看了一眼就盖章放行。可是到了绥芬河车站入境时,又遇上了出境时的一幕。同样是女边检员问同样的问题,同样是请领导来定夺,同样是领导同意后,女边检员才盖章放行。

原因在哪里?出国时,我想可能是为了预防中东呼吸综合征,所以对去过韩国和中东地区的人严格检查,以防疾病扩散(在广州,我就听说过)。但在回来时候也这么盘问,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因为,从护照签章看,我出国到俄罗斯只有三五天时间,怎么可能跑到韩国或中东去又回来呢?护照上并没有韩国和中东地区国家近五年的签证呀。这个盘问是不是多余的?——当然,总的来说还是严点好。

真没想到,中俄的边检标准竟然差别这么大!



三,没想到海参崴只通行俄语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语言。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地方旅游,几乎都可以看到英语、使用英语,这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但在海参崴,无论饭店、商场、旅店或旅游点,几乎看不到英语。到处是俄语。连商场、旅店的出口、入口、厕所,甚至出租车和警车车身,都只写俄语。这是令我感到惊讶的地方。这里也不使用美元或人民币,只用卢布。

好在我以前读书时学过好多年俄语,这次出国前又重新复习一下,捡起了一些常用会话,在个人逛街、购物时才没有遇到大麻烦。

原因在哪儿?我想,这是因为海参崴开放时间不太长。它以前是军事要塞,边疆区,不仅不对外国人开放,连本国人进入都要办理特殊通行证。我们这个旅行团的地陪是一位俄罗斯人。他说,以前,他的父母亲想从莫斯科来海参崴看他,都是要事先经过批准、办好特殊通行证的。由于长期未对外开放,公共场所不使用外语,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我查了一下资料,海参崴是1992年开始成为开放城市的,到现在也有20多年了。20多年了,依然没有多少外国人来,所以城市里见不到英语标志,这就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试想,在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步伐有多大?在距离中俄边境十几公里的绥芬河火车站,普通候车室的售票处、检票口、出口、入口等,都是中英文标志齐全。

但是要说海参崴完全见不到外文,也不对。在海参崴火车站,我看到一家商铺的玻璃橱窗从上到下用外文写着商品名,依次分别是中文、日文、韩文、英文。当然,更不用说中餐馆了。这是否反映出到这里的外国人的多寡?——最多的当然是中国人。

在各个旅游点,我只看到说中国话的中国旅行团的游客,没听到说其他国家语言的。除中国餐馆外,也看到马路边有日本餐馆。

真没想到,开放20多年了,海参崴还是只用俄语、“拒绝”英语!(未完待续)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
发表于 2015-8-15 00:36 |只看该作者
张志湘 发表于 2015-8-14 23:26
2015-08-14 22:53:20|  分类: 见闻|字号
订阅

在国内60年来听到形容远僻之地-律惯用"西伯利亚"来形容,俄国太大人又少,所以变化相对少,以中国20年之变的飞速量度它,才有这想不到吧?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3#
发表于 2015-8-15 11: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一般外国人去俄罗斯旅游,基本上都去西欧部分的莫斯科-圣彼得堡一带。那里才是俄国人的根,最具俄国特色。海参崴在160年前还是中国的土地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6 16:06 , Processed in 0.080729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