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1-9
- 在线时间
- 1959 小时
- 威望
- 20784
- 金钱
- 17323
- 注册时间
- 2013-5-10
-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16781
- 精华
- 0
- 积分
- 20784
- UID
- 114103
- 在线时间
- 1959 小时
- 威望
- 20784
- 金钱
- 17323
- 最后登录
- 2016-11-9
-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16781
- 精华
- 0
- 积分
- 20784
- UID
- 114103
|
目前留守儿童和老人成为热议的话题和关注点,其实"留守"是个古老的现象了.在南大门的广东省,南番顺,尤其是侨乡四邑(如今叫五邑),人员流动量大,出洋,外出打工,城乡二元结构家庭,早就有了过百年甚至更早的留守现象.由于广东人特有的淡定内敛和沉实,传统惯性力量的强势,所以除咗当事人自知的相思苦或疏离恨之外,并未在社会上构成涟漪,更不似如今成明波涛暗湧涡.
中国人南北文化差异但有一点却惊人相似,就是家中母亲是凝聚力和孩子的安全保障,父亲却不行,故有"宁依讨饭娘不靠相国爹"的讲法.孩子有亲娘教哺照顾,爹做有志男儿走四方由他去,本地更有句骂人狠话:你有爷生无乸教?!由此可见中国女人为人妻人母,其实是伟大而低调,你以为她大门不出头发长见识短,但她育出的儿女为狮虎或为鼠辈,就凭她个人的素质和能耐了.故我观察基层生活几廿年,所谓单亲,留守,除了经济窘些,其余当今的灭顶大事都无发生,是伪问题.
那些金山阿伯就费事讲了,从读小学时接触的娇姨,妈妈的很多学生家长,下乡后乡中的同村亲戚,后来改革开放后才回家的村中台湾客居的村人.他们家中都多数是妈妈带着孩子勤恳地过春夏秋冬,有些跟阿爷嫲或外公婆长期生活,他们的爸和爸妈,甚至过年都不出现,在香港外省星马工作旳,5年10年才回家1次.而老人家携系孙辈的,甚至老人家西去,出外打工的才回来奔丧.而在80年代前,有几户人家父亲在香港猝死,儿女妻子都不获批赴香港奔丧.而那些金山阿伯,20岁离家80回,不走了落叶归根,儿孙还未听他讲几段咸水番鬼古仔,他就长眠故土了.那时,为什么无如今惊涛骇浪的留守之惑?又无电话电视互联网视频慰相思寂寥,我们如今那么多留守悲闹剧?社会越进步人就越退步?或是结构治安及心态越不知所谓?
那时的人那么安份守己为什么如今那么热衷作奸犯科?以前写封信见字如见人,半月廿日才收到,如今视象电话不消1分钟见到,侃侃而谈,反而心态如灌水蚁巢?
农村城镇化,地球趁圩化,打工潮汐化,并无造福基层,新旧问题镬 镬金,怪谁?九斤老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