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远在苏联的“抗战根据地”
查看: 1063|回复: 1
go

远在苏联的“抗战根据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1#
发表于 2015-7-18 00: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9届新生 于 2015-7-18 01:07 编辑

res20_attpic_brief.jpg
1943年10月5日,第八十八旅部分军士和军官在北野营合影 (资料图)

抗战地标

  文/图 羊城晚报特派东北记者 李国辉 实习生 冯婷婷 刘希

  临危退入苏联建野营  
  “1940年以后,东北抗联越来越艰苦,孤悬敌后的抗联部队在日本侵略者的重重围剿之下,只能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斗争。”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愿副主任、研究员赵俊清向记者介绍说,由于日伪当局和关东军采取了“三年治安肃正计划”,抗联人数骤减,给养经常断绝,衣食无保障,基本的生存条件逐渐丧失。而由于红军长征和敌人封锁的原因,当时的东北抗联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
  经过1940年和1941年两次在苏联伯力(又称伯力城,或哈巴罗夫斯克)召开的会议的商讨,在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等东北抗联领导人的努力下,与苏联远东方面军达成战略协作协议,接受远东方面军有限的援助,在斗争最凶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可以退入苏境实施战略性和阶段性休整。
  1942年,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等人领导东北抗联在前苏联远东伯力城阿穆尔河畔维亚茨科耶小镇的山地上建立了北野营,又在远东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市(连接伯力城和海参崴两战略要地的枢纽)同海参崴之间山区的一个小火车站附近,建立了南野营。

  中朝苏军人组国际旅  
  1942年7月中旬,苏联远东军司令部负责人向东北抗联领导人周保中和李兆麟(当时名为张寿篯)传达了苏联方面批准建立“国际旅”的批示。因战时需要,“国际旅”的番号列为“苏联工农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下简称八十八旅)。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联教导旅暨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八十八旅成立;9月13日,建立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亦称中共东北委员会。至此,建立了东北抗联统一的军事指挥机关,实现了中共东北党组织的统一领导。
  该旅的建立,使东北的抗日斗争融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体系和巨流之中,因该旅以东北抗联为基础,由中朝苏三国军人组成,又称为“国际旅”,为了区别在苏境成立的其他两支国际联军亦称“中国特别旅”,这是二战历史上仅有的三支国际旅联军中的其中一支。
  对于八十八旅的兵员人数,普遍的说法为人数达1500多人。八十八旅老兵李思孝(后改名为江子华)的后代江玉章经过多年研究和考证,认为当时的兵员总数达2700多人,其中东北抗联部队占了大部分,有1500—2000人。
  八十八旅是由中国共产党党员、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苏联人什林斯基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冯仲云为旅情报科长,当时下设四个营和无线电连(后改为营)。1943年,在南野营驻扎的部队逐渐迁移到了北野营内。

  三百多人次侦察战斗  
  八十八旅成立以后,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在南北野营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训练。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周保中等抗联将领回忆,八十八旅成立前后,周保中、李兆麟从南北野营派出了很多小部队返回东北日伪统治地区侦察和组织抗日。
  “哪个地方有敌人的堡垒,哪个地方有敌人的桥梁,哪个地方有敌人的据点,有多少人,运输情况怎样,什么时候通车,车的运力,都搞得非常清楚。这才有了苏联远东军攻打东北日军时的顺利,这与八十八旅侦察到的准确敌情有很大的关系。”赵俊清说。
  据统计,在那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八十八旅派出的小部队侦察和战斗行动多达三百多人次,许多战士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牺牲。如今已92岁高龄的抗联老同志李敏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个说法。

  配合苏军反攻东北  
  1945年7月,在旅长周保中和政治副旅长李兆麟主持下,八十八旅制定了配合苏军反攻东北日军的作战计划:一是东北抗联同志近290人组成空降先遣部队,携带电台陆续空降和潜伏到东北敌后各地,负责侦察和寻找抗联地下关系;二是确定了八十八旅内担当苏军向导、翻译和冲锋队员的340人名单,待苏军进攻时,随同苏军执行战斗任务;三是东北抗联主力部队同苏军一起进攻东北,消灭敌人,同时还要扩大军队、发展党的组织和建立政权。
  不幸的是,随苏联远东军参与战斗的东北抗联同志,大多都在远东战役中牺牲。
  1945年8月9日,当听到毛 泽 东同志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时,东北抗联同志一片欢腾。
  按照苏联远东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指示,东北抗联教导旅与远东苏军一起进展,并迅速占领了东北58个大中城市和战略要冲,协助苏联红军工作,利用东北抗联教导旅的双重身份,迅速开展了建军、建党和建立政权的“三建”工作,组建了东北人民自卫军,迅速收缴了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反动势力的武装,肃清了关东军和伪满洲国残余势力。
  9月17日,中共中央派彭真、陈云等东北局工作人员进驻沈阳,随后20名中央委员和10万大军挺进了中国东北,利用东北抗联所建立的基础,迅速完成了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战斗任务。

  俄国当地将建纪念碑  
  数十年来,江玉章受父亲的影响,对二战时期父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
  2010年,江玉章与李兆麟将军的孙子孙女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到当年父辈们曾经待过的南北野营去看一看。于是,他们找到了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
  “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是八十八旅老兵的后代,我们想去父辈与苏联老兵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地方看一看。”总领事波德·别列兹科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与俄罗斯国内联系,帮助他们办理了出国的签证和手续,邀请他们访问俄罗斯及南北野营。
  江玉章向羊城晚报记者讲述,远东战役爆发前夕,南北野营都处于山峦起伏,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之处,八十八旅在方圆大约五公里范围内建立了营房和帐篷,甚至还有图书馆,整个野营都用铁丝网围起来,四周还有苏联红军的岗哨。
  “我们去的时候,因时间久远,已经残缺不全。”尽管如此,江玉章他们仍深情地向当地人讲述了南北野营发生过的抗战故事。而仍在世的抗联老兵和其他八十八旅的后代,在此前后也曾到南北野营旧址访问。
  “我们的父辈与苏联军人曾经并肩战斗过,他们组建了这支国际旅,与苏联红军一起打回了东北。”据江玉章表示,俄罗斯当地已经把南北野营重视起来,并开始作为红色旅游的一个景点,北野营所在的维亚茨科耶小镇的村里已经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八十八旅”纪念馆,并展出了一些当时的照片,
  同时,当地政府在今年9月1日到9月3日,将在北野营举行一个纪念碑落成仪式,以纪念东北抗联教导旅。

李国辉、冯婷婷、刘希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远在苏联的“抗战根据地”》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
发表于 2015-7-18 02:14 |只看该作者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7-18 00:59
1943年10月5日,第八十八旅部分军士和军官在北野营合影 (资料图)

抗战地标

并肩战斗中苏朝友谊保质期止于“反修防修”,并于珍宝岛开战。如今三胖搞搞震,朝饥民又“跨过鸭绿江”杀人偷猪肉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9 10:37 , Processed in 0.2411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