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野生鲜菌:“重头戏”上场
查看: 936|回复: 3
go

野生鲜菌:“重头戏”上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1#
发表于 2014-9-19 1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res08_attpic_brief.jpg

res11_attpic_brief.jpg

res14_attpic_brief.jpg

res17_attpic_brief.jpg

      文/羊城晚报记者 曾敏妍 图/受访者提供

      野生菌种类繁多,但可食用的占少部分,它们有着独特的营养价值,有些还是珍贵的药材,对身体有滋补和调养的食疗效果。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秋季正是进补季节,“民以食为天”的广东人有怎么可能放过这道既滋味又滋补的食材?
  近年来,冷链的迅速发展带给都市中人更多美味的野趣。新鲜的野生菌就是今年大热的食材。不但商超里有卖,地方菜系的食肆、高端食材电商或者水果商,都开始在全国各地为我们搜罗野生菌,并且“倒卖”到城中来。按照量来算,七、八月是野生菌的丰收季,现在已经是吃野生菌的尾声,但按照质和价值来算,九、十月才是野生菌的重头戏——有湘西的枞菌,云南的松茸,还有从外国进口的特色鲜菌。
  湘西枞菌:红枞“唱罢”,乌枞“登场”
  去过凤凰旅游的人,应该都有吃过当地特色食材——枞菌。夏秋之交,红枞菌在当地相当常见。据了解,枞菌按颜色分,分乌枞菌和红枞菌;按生的季节分,分三月菌、六月菌和重阳菌(九月菌)。一般来说,三月菌、重阳菌是乌枞菌居多,而六月菌几乎都是红枞菌。红枞菌颜色好看,作为景区美食名气也比较大,事实上比乌枞菌味淡一些,鲜味稍次。乌枞菌则是鲜美清爽、香气扑鼻,是真正难得的上上品。
  据为电商“金羊厨房”采集野生菌的秦先生介绍,大家都以为野生菌越大越好,实际上,当地人都挑幼嫩的小菌来吃,香味一个顶俩。今年红枞菌收购价在18元/斤,但到了城里零售价需50元/斤至80元/斤,现在已经接近销售的尾声;乌枞菌还没有上市,但去年收购价已经飙升到60元/斤,今年还在涨价,估计今年零售起跳价是120元/斤。
  为什么野生菌的价格高企不下?这是不少消费者的疑惑。秦先生介绍,野生菌要搬到城里的餐桌上,主要是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很大。
  首先,野生菌必须人工采摘。枞菌无法人工培植,常生长在马尾松树下,不易觅见。退耕还林后,湘西的大片山林都重新被松林覆盖,这为枞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但每个村民一天一般只能采集到3至5斤的枞菌。枞菌虽然没有松茸娇贵,但每年只有20多天的生长期,要长成菌体需要时间是一两年。
  第二,野生菌娇贵,运输时保鲜条件相当讲究。枞菌必须注意防潮、防高温,运输时不能碰水,温度维持在4℃至8℃,不能挤压,即便如此,整个保存只能保鲜10天左右。
  云南松茸:野生菌季的“压轴戏”
  云南盛产野生菌,10月已经是野生菌季的尾声,但由于松茸登场,野生菌市场依然备受瞩目。但在本地人眼里,松茸一直被认为是野生菌中的“高级货”。以往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出口为主,今年反倒是国内市场增长一倍。
  曾去云南走访市场的业内人士透露,受到出口受挫影响,松茸价格有所下降,在昆明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有堆积如山的松茸可供挑选,当地售价一度降到160元/公斤,同比下跌了六成。云南省国际商会松茸分会会长汤希金坦言,今年的松茸与去年相比,品质高了,但仍然达不到出口标准的,这些松茸多为菌贩到冷库收购,每公斤收购价在70元至100元之间。
  松茸,是一种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在中国,松茸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云南、吉林、四川、西藏等省区。
  云南松茸分布之地相当广,在丽江、中甸、德钦、鹤庆、兰坪、大理、巍山、剑川、邓川、洱源、楚雄、昆明、永胜、腾冲等地都能找得到。但松茸的生长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美人松、大理香花、沙壤土,采集较困难,产地老百姓夜间打手电上山,采下后应用冰袋降温,一般只可保鲜三天,所以弥足珍贵。南北方产的松茸因为生长期限和气候条件不同,在品质上有较大的区别,北方松茸颜色发白,质地硬实,香气更浓郁,口感好,营养成分高,易保管。南方松茸颜色稍发黑,水分大潮湿,易腐烂变质,香味不浓,价格较低。
  在云南的市场,松茸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分为多种类别,零售价差距颇大。以个头来分,每斤13-14只的松茸,零售价350元,而未开伞、头尾大小均匀的顶级松茸,每斤只有9-11只,零售价要630元。电商销售方式,通常是需要提前订货,甚至要自己提货。
  进口鲜菌:秋冬来相会
  随着栽培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改进,今年天气还没凉下来,超市里就已经见到进口鲜菌的身影了!国内食用菌类虽多,但这些从外国引进的新鲜面孔,从外观和口味都相当有趣。
  例如迷你杏鲍菇,菌肉肥厚,菌伞比较小,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比菌伞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这是近年来开发栽培食用菌新品种,据销售人员说,对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有帮助。它比较鲜甜结实,适合打火锅或者煮汤。
  蟹味菇,又名玉蕈,有大理石状斑纹和脆嫩滑爽的口感,因独特的蟹香味而得名。这种菇富含赖氨酸、精氨酸、葡聚糖,有帮助青少年智力发育、抗癌、降低胆固醇、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适合煲汤、小炒,蒸水蛋。
  珍宝菇和啡蘑菇都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品种,不过是国内培植的,个头大的叫珍宝菇,久煮都能保持爽滑,打火锅或者做酿菜都不错,小的叫啡蘑菇,属于有机食品,一般拿来煲汤或者做小炒。
  链接
  菌类“保值”法
  菌类生长过程中可能带有部分有害物质,故食用前最好先用开水烫,将该有害物质去除,然后再焖或炒。
  一些常见的菌类食物,烹调简便,可随意与肉类搭配,炖鸡、炒鱿鱼、炒肉丝等均可,最好还是以清炒或清炖方法为主,才不失蘑菇的原汁原味。也可以借鉴食肆里常见的大杂烩做法,三菇乃至多个菇菌齐齐上阵。个头小、味道甜的茶树菇、杏鲍菇、袖珍菇等最适合炒制;个大、肉厚、味道清淡的菇类则适合炖制,如鲍汁百灵菇。
  如果菌类买回来当天吃不完,怎么办呢?最基本的方法是,不要让菌类表面沾水,保持干燥。放入大牛皮纸信封,封口保存,再放入冰箱冷藏室,至少可以保证一个星期左右。牛皮纸袋比塑料袋透气,而且内部不会积累湿气和水分,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鲜菌产地的人们还告诉我们三个传统的保鲜法。一是晒干,把大朵的菌类,例如松茸、枞菌洗干净,切片,晾干,保留一定水分,用保鲜纸包装起来放进冷藏柜,一般可以保存10天左右。二是把新鲜菌类洗净,放油炒,将水气炒干,不放盐(以防产生亚硝酸盐),炒好后放冷,然后用食品袋按每餐食用的量分袋装好,放入冰箱的冰冻层冻藏,需食用时,取一袋出来解冻食用,味道与食鲜菌无异。三是把鲜菌洗净后放适量的茶油,炸成菌油。炸菌油一要油好,要上等的好茶油,二要掌握好炸的火候,油温太高会将鲜菌炸焦,太低则去不尽水分,不利保存。菌油不仅能保持鲜菌特有香味,而且可以做炒菜的上佳佐料,令满堂生香。

曾敏妍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野生鲜菌:“重头戏”上场》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544 小时 
威望
4262  
金钱
3288  
最后登录
2019-5-20 
阅读权限
帖子
2148 
精华
积分
4262 
UID
17748 
2#
发表于 2014-9-19 11:18 |只看该作者
我平时好少吃这些,总怕会湿气重.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
发表于 2014-9-19 13:13 |只看该作者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4-9-19 11:00
文/羊城晚报记者 曾敏妍 图/受访者提供

      野生菌种类繁多,但可食用的占少部 ...

记得80年代改革开放序曲,还未散社拆队,开始有人承包祖屋后的猪舍养蘑菇.那生产队猪舍声名狼籍,社员叫那里的猪做"豺狼".不知是否有"鬼",那些猪只只-张刀咁养极不足100斤,并且多数70斤左右就死掉,杀咗唔够分,就1斤1份开投.买咗的哀叹食病死猪,无能力投的咬牙切齿咒人.后来干脆丟空不养.这时养蘑菇进场,社员又燃新希望.当年养的是如今呌"鲍鱼菇"的品种,队长队委有分肥,社员就可买4角钱/斤的菇蒂来尝下鲜.如今我们当垃圾丢的菇杆部分当年是宝,社员买回家晒干用来滾汤蒸肉,我家婆识嘢唔少,见我们买立即制止讲:不要食不能食,惹痰痛症10年都返痛旧患加剧,寒湿是本土人的顽症.后来5年后旡人再养又拆队分田人人心头高,常买来食的多户乡亲家的老人果然多人顽痰及不良于行,直至如今我都少食菇类的汤餸.怕利口不利肺肾.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4#
发表于 2014-9-19 22:53 |只看该作者
偶尔吃吃应该无问题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7-3 21:25 , Processed in 0.30448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