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国企违规投资致巨亏,该当何责
查看: 745|回复: 2
go

国企违规投资致巨亏,该当何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29 小时 
威望
5451  
金钱
5697  
最后登录
2015-9-11 
阅读权限
帖子
3563 
精华
积分
5451 
UID
4299 
1#
发表于 2014-6-22 23: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无论是未研究、未核准还是未评估,这些都是无视已有的决策程序,导致本不该发生的人为疏失,在此过程中,一些央企高管,可能已涉嫌滥用权力和玩忽职守。

审计署前日发布了11家央企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揭示了这些央企存在的种种乱象。其中,最引公众关注的,莫过于一些央企滥发福利的问题,包括超缴住房公积金、违规实施职工年金、设立“小金库”、工资外发补贴等等。

不过,滥发福利固然吸引人眼球,但被查出金额不过数亿,而这些央企被查出的投资亏损,总额过百亿。这其实更值得关注,因为亏损的钱同样需要全民买单。

企业投资亏这么多,该如何承担责任,对此,相关方面尚无说法。不过,从以往惯例看,国企投资亏损,大多对责任人员党纪行政处分居多,至多则是开除,职业限制等,鲜有追究刑责的。

平心而论,如果只是因为企业决策者无心之失,如能力有限、判断失误等,或是无法抗拒的因素,对决策者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倒也说得过去。可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巨亏似乎是恶意违规所致,对此,怎能只是一笔处分就可了结?

审计署披露的审计结果提到,2007年8月至11月,某央企在未经董事会批准、未按规定对民营企业联合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下,与其他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该央企投入了77.83亿元,结果亏了72.21亿元。此外,也是这家央企未按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未经集团董事会研究、未报发改委核准,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3个境外矿山,结果亏损30.93亿元。

还有,某央企海外亏损1.38亿美元,其所属企业未经发改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被迫停工、破产清算。

某央企在未经集体研究决策和未评估海外分公司损益、债权债务情况下,支付海外分公司承包人补偿费用。

不难看到,无论是未研究、未核准还是未评估,这些都是无视已有的决策程序,导致本不该发生的人为疏失,在此过程中,一些央企高管,可能已涉嫌滥用权力和玩忽职守。而按两高去年发布的《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适用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国企对外投资屡屡亏损,相关方面一直不断完善国企重大经营决策管理程序,不过,再周密完善的决策程序,如果决策者不严格遵守,那无疑形同一纸空文。既然已制定了相关决策程序,那这样的程序就该有其刚性,谁违反,谁就该付出代价。

长期以来,一些国企投资巨亏不断,除国企本身的机制缺陷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责不对等。投资出现巨亏,高管可全身而退,由国家来买单,如此低廉的违法代价,怎能警示后来者?所以,要改变一些国企决策的随意,建议检察机关查处并公布一批因违规决策,导致企业亏损的案例,而这样的查处,不妨就从已曝光的巨亏央企开始。

(新京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
发表于 2014-6-23 00:43 |只看该作者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4-6-22 23:49
无论是未研究、未核准还是未评估,这些都是无视已有的决策程序,导致本不该发生的人为疏失,在此过程中,一 ...

是否和赌波一样咁丑恶,衰个名但荷包肿胀?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77 小时 
威望
10510  
金钱
10346  
最后登录
2017-7-11 
阅读权限
帖子
7107 
精华
积分
10510 
UID
32 
3#
发表于 2014-6-23 08:40 |只看该作者
只暴露了现行体制弊病的一小部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7-1 05:07 , Processed in 0.07547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