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广州的“红卫兵接待站”
查看: 828|回复: 3
go

广州的“红卫兵接待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1#
发表于 2014-6-14 16: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9届新生 于 2014-6-14 16:11 编辑

res08_attpic_brief.jpg
当年的红卫兵证,里面印有MAO主席、林彪语录


□黎德奎
  1967年初,“红卫兵”成为全国最热门话题,不但大、中学生参加红卫兵,社会各界青年也都纷纷自行组织红卫兵。我们东莞的“政治学徒”为适应形势,也成立了红卫兵造反兵团。5月底,惠阳地区十多个县市“政治学徒”派红卫兵代表集中到惠州,成立了一个名为“64815部队”(“政治学徒”1964年8月15日参加工作)的红卫兵造反兵团。
  造反兵团得到惠阳专区接待办(当时的权威办事机构)的支持,我们不但在惠州市游行示威,张贴大字报,还“揪斗”了地区专员。未了,接待办出具证明,建议我们派代表到广州去开展串联活动。
  我们选出十多个代表,从惠州坐轮船往广州,轮船上不停地播放着红卫兵朗诵的MAO主席语录和红卫兵的豪言壮语:“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我们是MAO主席的红卫兵,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不时还播出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消息。此时我们才知道,全国大、中学生红卫兵们都爬火车到北京去串联,MAO主席还接见到北京串联的红卫兵呢。我们没有这个计划,也没有这胆量,就只是到广州串一串而矣。
  清晨,轮船在广州大沙头客运码头靠岸,大家都戴上“红卫兵”袖章,登岸后就发现在一个很醒目的位置设有“红卫兵接待站”。据说当时广州的机场、车站、码头都设有这种接待站。接待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的红卫兵,领队将介绍信递给他们,他们都很热情,称我们是“战友”并问我们到广州的目的。领队说主要想联系广州的“政治学徒”红卫兵组织,同时想到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看大字报。接待站的一位女负责人说,到大学看大字报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至于联系“政治学徒”红卫兵组织,我们试试吧,有消息一定通知你们……
  没多久,接待站调来一辆可能是报废了的很残旧的公交车,把我们送到荔湾区宝源路一幢旧楼房里,那儿同样地挂着“红卫兵接待站”招牌。四层楼房,可以住下上百人,我们被安排在三楼,十多人分男女挤在两间大房里,简洁的辘架床。地下层是饭堂,我们享受免费食宿,不过伙食非常一般,一碗白饭,几条青菜、几片猪肉而已。据说,广州当时有十多个这样的红卫兵接待站,分布在全市各区,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如广钢等单位则自行设有红卫兵接待站。
  我们白天到中大、暨大、海珠广场等地方看大字报,晚上回接待站。但此时广州很乱,不时传出打、砸、抢的消息。我们住得也不安宁,有个“战友”在街上被人抢了银包;有两个“战友”迷了路,凌晨1点多钟仍回不到招待所,那时没有任何联络工具,大家只能急得团团转;还有个晚上,二楼房间传来吵闹打架的声音……而且又等不到“政治学徒”红卫兵的消息。领队是龙川县客家人,很少到大城市,见这样的情况,心里害怕了,赶快动员大家离开了广州,各自回老家去。

黎德奎


(《广州的“红卫兵接待站”》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
发表于 2014-6-14 17:07 |只看该作者
历史故事.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
发表于 2014-6-15 17:26 |只看该作者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4-6-14 16:08
当年的红卫兵证,里面印有MAO主席、林彪语录

真系饿死规行矩步撑死横行竖扑的.我家老头正赶上扒车去北京笫8次红太阳接见,半夜3点钟每人4个馒头2条香肠1旧大头菜2个苹果踎在天安门广场,接见完回接待站已晚上8点.白饭任食,箩卜大白菜煮猪头肉.命令他们明天6点离京.早几期接见的发棉衣或军装一夽,这期无红卫兵起哄每人发12元.从北京回程各大城市都去逛,(串联),毎个接待站都食公家的,还可"借"钱,我家老头借咗3站共借120元,他那些有头脑的战友逢站必借,借咗350___500都有,一下乡踩好点就做偷渡经费,高,实在是高!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4#
发表于 2014-6-15 19:14 |只看该作者
文革初期我妈妈工作的学校也是红卫兵接待站,老师们都参加接待工作,妈妈话上级讲这是政治任务,要保证他们吃好住好,有病要治好,外地的住到不愿意走.辛苦了老师们.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7-1 05:07 , Processed in 0.0795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