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明清以来广州地名“西塱”词形的变化
查看: 781|回复: 3
go

明清以来广州地名“西塱”词形的变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1#
发表于 2014-2-2 01: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res11_attpic_brief.jpg
明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广东通志》

□黄小娅
  “西塱”,是广州市原芳村区的一个村名。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修建地铁一号线,在其附近设了一个站点,站名沿用村名也称“西塱”。由于当年电脑字库里无“塱”,“西塱”写“西朗”。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市民们认为地铁应该有条件把“西朗”改写作“西塱”。
  表面看来,“朗”改“塱”是极简单的事,其实地名的用字,认真追究起来,往往就牵扯出一段历史。西塱在明清时属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所辖。从粤地史志文献来看,先后有过“西朗”、“西蓢”最后定型为“西塱”的词形变化过程。
  先看省志。据现存的粤地方志目录,《广东通志》已刊者六套。首部省志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戴璟编纂的《广东通志初稿》,卷六《坊都》番禺县茭塘属堡记“西朗”。稍后,嘉靖四十年(1561)黄佐修的第二部《广东通志》亦作“西朗”。
  明万历三十年(1602)郭棐的《广东通志》写“西蓢”,“蓢”读音同“朗”。此后清代三部省志,除道光二年(1822)阮元修的通志笔者未查检到外,余二部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光祖和雍正九年(1731)郝玉麟纂修的《广东通志》,均作“西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立中山大学曾续修《广东通志》(未成稿),该志地名写“西塱”。这显然不可能是“西塱”词形见用的最早记载。既然“西塱”属番禺县,咱们看看当年县志的记载。
  现存最早的《番禺县志》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和乾隆三十九年(1774)两套,地名均写“西朗”,跟明代嘉靖省志所记相同。记用“西塱”的见诸清同治十年(1871)的《番禺县志》。如卷三《舆地略一》:茭塘都辖“西塱堡”。又卷三九《列传》:“李辀,字文舆,西塱人,十岁能文。正德八年乡荐,嘉靖二年进士。”西塱人李辀是明末刚正不阿的名士,曾任侯官县知县,做过不少好事,为民所爱戴。
  笔者目前见用“西塱”词形的最早记载不是县志,而是同治五年(1866)的《广东图说》:大通滘水“屈东南流经西塱,又东南流与大黄滘”。该书比同治《番禺县志》早刊行5年,由此算来,地名写作“西塱”至少通行有近150年的历史。
  “西塱”用字的变化还反映在当代编纂的《广州市芳村区志》里:“西蓢(塱)”(P39,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表明“西塱”早先写“西蓢”。大概当年资料查询困难,没有记下更早的“西朗”,但编志者尊重历史的结果,为我们保留了一个基本事实:“西塱”并非一开始即为“西塱”。
  “西塱”的词形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变化呢?粤人把水边地势较平、较低的地方称“塱”,读音同“朗”。这一指称不见于中原汉语,因而历代共同语字书里就没有相应的汉字,人们为了记载方便,只能用同音字“朗”或“蓢”,后来才造方言字“塱”。因此,“塱”成为粤方言地名的专用字是后起的。一般而言,地名用字一旦约定俗成,应当给予尊重。所以,“西塱”以标准地名载入了《广州市地名志》。
  地名“西塱”词形的追溯过程,同时也在追寻“西塱村”的历史。明嘉靖十四年戴璟的《广东通志初稿》四十卷,参修人员不多,未足半年即成书付梓,学界认为其必有所本。因史料散佚残缺,难以查找,但据此估算,西塱村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村落。
  清代不仅有西塱堡,还有村名“西塱”、“西塱大桥坊”、“西塱南安坊”和“西塱永安坊”等派生地名。西塱大桥坊后称“西塱大桥乡”,建有崇文社学,人称“三圣堂”,是崇文二十四乡的中心。

黄小娅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明清以来广州地名
“西塱”词形的变化》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业务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
发表于 2014-2-2 09:37 |只看该作者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4-2-2 01:49
明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广东通志》

□黄小娅

广府地名内涵丰富,顺德现在有电视栏目:村村有段古,正是发掘已尘封的回忆.好笑的是当年放映<大长今>我即时把这建议写信到电视台,结果女儿怪我多事回家闹我多次,又回单位向各层领导道歉解释表白自己并无野心,话我不明制度内敝端害佢,足足让我激气至今.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05 小时 
威望
20004  
金钱
8883  
最后登录
2018-1-21 
阅读权限
帖子
8375 
精华
积分
20004 
UID
12607 
3#
发表于 2014-2-2 11:08 |只看该作者
研究这些,有人很认真。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4#
发表于 2014-2-2 23:25 |只看该作者
地铁叫西朗就西朗啦,改来改去有什么用。6号线还有个“团一大广场”站呢,不明白的还以为是什么结为“一团”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8 04:45 , Processed in 0.09367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