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校友活动园地 记广州一中远航文学社杨老师
查看: 1817|回复: 3
go

记广州一中远航文学社杨老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3-4-7 10: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3-4-7 10:58 编辑

【采访转载】

学生是主体,教育要从心

——记广州一中远航文学社杨老师

2009-05-16            广州一中远航文学社

杨俊峰老杨俊峰老师一定是一位爽朗帅气、活泼可爱,能与学生们一起玩得像哥们一样,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看到杨老师这张有着灿烂笑容的照片之后,我心想。而到了一中见到坐在办公室里的杨老师之后,我立刻发现,照片只代表一个人在照相那一刹那的形象,要了解一个人更多一点,你还得跟他见面并聊天。师一定是一位爽朗帅气、活泼可爱,能与学生们一起玩得像哥们一样,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看到杨老师这张有着灿烂笑容的照片之后,我心想。而到了一中见到坐在办公室里的杨老师之后,我立刻发现,照片只代表一个人在照相那一刹那的形象,要了解一个人更多一点,你还得跟他见面并聊天。


5388838429126225290.jpg

杨老师和文学社骨干梁彤同学

与杨老师对话的那个下午,天气清凉而稍有点阴暗。穿着青黄灰色间条T恤、黑色裤子,带着银白色眼镜的杨老师,带着我们在一中校园里走了一圈,最后来到了一中侧门边不属于一中范围但有一中一带风景最美之称的小花园里。他严谨条理的谈话、对事物独特而透彻的解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与执着,都让我对杨老师有了与之前完全不一的看法:温文尔雅,睿智犀利,淡淡的师者气质中,怀抱着陡然剑气。

为人师者

广州本地人,中学就读于广铁一中。因为从小时候开始一直就有不医兽便医人的想法,所以高三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就读于原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2000年与原广州大学、原广州教育学院等合并组建成为现今的综合性大学——广州大学)1997年毕业后进入广州第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直至现今;尽管这老师一当,就是10多年,但心中一直没有出现过后悔两字。刚进一中的时候担任班主任,78年前开始担任一中远航文学社的指导老师,直到现今。杨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自己的经历给概括了,言简意赅。

    宽严相济、亦师亦友

    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杨老师应该是属于不苟言笑但又和蔼亲切那一类型的老师。上课的时候虽不会表现得极度激情昂扬,却能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带给学生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本身不太喜欢运动,所以平时极少与学生在课外游玩。这不是普通理解中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但又正是杨老师若即若离的这种与学生相处的独特方式,使其深受同学们的尊敬与爱戴。深究原因,从杨老师的叙述不多的言语中,我想,大概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宽严相济亦师亦友

    所谓,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杨老师上课的时候,不仅仅是干瘪瘪地将知识点讲述给学生,还会讲究授课的语言表达,授课的方式等,让学生能在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而,则是发现学生做错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错误的想法甚至做法的时候,都会严格对待,教育其改正,而不会放任自流。

    而亦师亦友,则更能体现杨老师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所谓,即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授道解惑,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外;而,就是在学习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在对待学习、知识的态度上,杨老师会将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老师终归是老师,老师总得有老师的形象在,杨老师笑说,老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是的,在现代的中学校园里,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杨老师这样的方式,应该说,是一种更着重于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的方式(要改)。

    隐恶扬善

      “那只是偶然事件,我们不应该将其过于放大;尤其是媒体,更不应该对这些个案过于炒作渲染,无限制地将其扩大到整一个社会群体的层面上去,提到2008年频频发生的弑师案,杨老师的看法很明确。中国自古有隐恶扬善这个习惯,我倾向于将这些事情淡化处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要相信我们的整个教育机体,还是健康的,并没有恶化到媒体渲染的那种程度。

    隐恶扬善,杨老师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便可显现他作为一名老师而具有的一些处事方式。他重视的是扬善,看到社会里、人性中善的一面;在追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并不是一种容易具备的品质。若那一系列弑师案中的学生,能理解并接受到这样一种处事精神,今天就有可能不会发生那些不幸的事了。

      “当然,淡化不是说置之不理,而是采取外松内严的处理方式:对外,淡化处理,对内,在教育者的层面上,想方设法进行调剂并进行严厉的调控杨老师补充说。或许,那是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2#
发表于 2013-4-7 10: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3-4-7 10:53 编辑

文学社指导老师

    文学社的主体是学生

    大概7年前,杨老师开始接手一中远航文学社的管理。面对前几届的指导老师将文学社管理得有声有色,杨老师坦言没有什么压力,只要有兴趣,就一定能带好文学社。

针对现今中学生学习压力过重,活动空间限制太大、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等现象,杨老师将远航文学社定位为一个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因此,文学社的正常运作,包括招聘社员、培训社员、对外联系、选定社刊主题、组稿、排版设计等一整套运作流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导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的角色而存在,但是,这种辅助,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文学社的这样一种做法,杨老师解释说,他不喜欢看到学生背负过重的学习压力,他希望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其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得到放松并让自己的爱好得到发展的机会,包括文学、计算机、漫画等等。因为文学社也是一个综合社团,杨老师说。

    而远航文学社所获得的众多荣誉及远航文学社里走出来的众多优秀学生,也证实了杨老师的这种做法。广州市十佳文学社广东省十佳文学社全国优秀校园刊物一等奖;前任社长古卓斌同学被选为广州市中学生文联副主席等等,都让人不得忽视。

    在笔者特别提到远航文学社自身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促使其获得全国优秀校园刊物一等奖的时候,杨老师将一切都归为学生的努力与学校的重视,如学生的作品质量有足够的保证,排版有特色,学校重视刊本印刷的质量等,并没有提到关于自己的片言只语。这又是一种怎样难能可贵的师者精神啊!

    树立榜样、潜移默化

         200810月,经学校申报,市教育局初评和推荐,省教育厅组织评审核定,广州一中被评为2008年广东省书香校园,也是省内首批书香校园。能获此殊荣,当然离不开远航文学社的全体努力;而这努力,采用的是树立榜样、潜移默化的方式。

    远航文学社,是由校园里热爱,向往文学的学生组成的。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内的工作,保持文学写作的习惯,参加有利于书香校园推广的活动以便在大多数同学里慢慢地树立起一个个优秀榜样之外,同样喜欢看书的社员们便会自觉地分工合作,将一些好的书、杂志、活动等向自己负责范围内的同学们推广,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以点带面,潜移默化。正如广州一中的廖校长所说的,文学社必须以榜样的形象辐射出去。或许这种方式要看到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却是最具备持续作用力的方式。

    经过杨老师六七年的精心指导及社员的努力,远航文学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8月,杨老师负责编写的《扬帆,为了远航》成为了广州一中的校本教材,文学社的运作更加规范化明确化。直到今天,可以说,杨老师基本上可以很放心地将文学社交给社员们自主运作。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3#
发表于 2013-4-7 10: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3-4-7 10:59 编辑

传统文化的捍卫者

    关于传统文化

    在杨老师的简介里,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全国优秀实验教师这个头衔赫然可见。这其中的传统文化四字,更是逗留在杨老师心中多年了。

大学期间的杨老师,着迷于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及读经运动发起者王财贵先生的一系列著作。两者对于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深入透彻的研究及致力于在现代社会里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引起了杨老师深深的共鸣,一直到现在。

    如今,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者的杨老师,眼看着随现代经济发展,很多古老而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再被重视,心中自然也不会好受。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的本。如果我们连根都丢了,连本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可以丢的呢?杨老师稍显激动,这是关乎人心的事情。我们学习了太多技的东西,但却少了本该具备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如果某一天我们都变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哪将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建议在我们的教育系统里,想办法开设更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分支教育。

     当提到文化教育的意义的时候,杨老师说:所谓源远流长,源远就可以流长;那么,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指什么?我们古老而经典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要走得更长远,必须要继承老祖宗的文化,这就是文化教育的的意义。

    当然,对于传统文化的这一些无形的维护,杨老师不仅仅是将其放在自己的心里面。他会想办法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课堂里面。如,在教学生写游记散文的时候,他会教学生在文中插入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东西,如神话传说,前人诗文,名人轶事等。课堂外,有关于推广传统文化的活动,他也会极力推荐学生去参加。2008108远航文学社全体社员凭吊百花冢,便是最新的活动。

    百花冢自有它深远的意义

         200892021日晚上,80后广州原创音乐剧《冢爱》在南方剧院公演,取得很好的效果,也由此引起了一股广州人对于百花冢原址的寻找与凭吊热潮。由杨老师带领的远航文学社的众学子,是这股人潮里面唯一一批的中学生。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个古老而感人的爱情故事叫做梁祝,但是肯定不会有很多人知道300年前的广州也发生过这样一件轰动全城的事,一件现在我们称之为百花冢的事。杨老师说,“‘梁祝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传说故事,而百花冢是发生在广州历史上的一件真人真事。80后导演郑琨将这个故事成功地搬上舞台并得到大众的肯定,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广州本土文化的保护与推广。很多人都说广州是文化沙漠,若能成功将这个故事推广到全国去,那么,很多人对于广州的这个看法就应该会改变了

    在杨老师看来,百花冢对于现在广州的中学生来说,更明显的一个作用应该在于它能够带给学生们一种人生价值观以及感情方面的熏陶。故事里的张乔,虽然只是一个歌妓,但其坚持卖艺不卖身,并能够受到整个广州城众多文人墨客的真正尊重;她的去世更在整个广州城引起轰动,使得当时广州城内的文人墨客、官宦商贾、平民百姓,都纷纷来送她,每人在她坟前种下了一株花。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女子,得具备怎样高洁的品质才能受到如此的尊重啊。杨老师感叹着说,若现在的中学生能够理解到这其中的一点,也会对他的人生价值观产生正面的促动力。

    再对比一下,现在很多学生或者是青年人,都是今天爱一个,明天爱一个,还自诩这就是爱情。而百花冢里的彭孟阳,毫不嫌弃张乔身在烟花之地,并且,在知道张乔去世的悲痛之余,为其立百花冢,为其遗诗、遗像以及他的百首悼诗、其他名士悼诗合编《莲香集》并终身不娶。这样的故事,有利于中学生们形成更健康的爱情观念,懂得爱情中责任的重要,杨老师说。



    面朝珠江,微风吹拂。杨老师严谨条理的话语,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文学社指导模式,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执着,让我看到了一个不是智者胜似智者的语文老师。我们的生活里,需要更多这样睿智的老师。

                                                          转自《时尚文學網》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4#
发表于 2013-4-7 13:09 |只看该作者
学生的引路人,值得尊敬的老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6 12:36 , Processed in 0.09278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