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查看: 909|回复: 3
go

廣州語本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576 小时 
威望
15610  
金钱
6715  
最后登录
2020-2-29 
阅读权限
帖子
5956 
精华
积分
15610 
UID
20788 
1#
发表于 2013-2-1 13: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yukokcho 于 2013-2-1 13:56 编辑

cc.png 《廣州語本字》係本詞書,作者係晚清舉人詹憲慈;本書輯錄1405個廣州話詞語同埋佢哋嘅出處。初稿喺1924年完成,但到1995年先至付印成書。同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民初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都係1949年之前廣東文人研究廣州話嘅文獻。
時代背景
清朝規定,初做官嘅,知縣以上官員都獲得皇帝引見,遠遠地跪喺皇帝面前,高聲報告自己嘅姓名履歷。當清世宗〈雍正皇帝〉引見佢哋嘅時候,因為聽唔明福建、廣東兩省人嘅話,於是喺雍正六年就落咗道命令:哩班講土話嘅人去其他省分去做官,點審訴訟案?坐響公堂上,上下言語不通,全靠書吏翻譯,一定弊。就算佢哋唔做官,都要聽得明自己長官講嘅嘢。由嗰陣時開始,哩兩省嘅人,應該細細個就學官話,改正土音。哩道命令發落以後,福建、廣東兩省嘅總督巡撫就喺各府州縣開正音書院(又叫做「正音書館」)。政治干預底下,北京話逐漸俾人當做正統,所謂嘅「官話」。
1911政府就開始制定國語政策。1913年教育部開咗個「讀音統一會」,議定注音字母。所謂「讀音統一」,就係規定漢字嘅國音;呢種國音,當時係由全國代表喺會場上一個字一個字咁多數表決嘅,並冇指定以北京話做標準。1919年政府公布注音符號。1921年政府公布用普通話做標準嘅《國音字典》。1924年國語會議決定修改國音字典,明白地指出以北京話嘅音系作為國音嘅標準,任何國音同北京話不合嘅都要改從北京音,一面修改,一面通知各地方傳習國語嘅人儘先廢止入聲。1927年國語會將專家研究討論拼音文字嘅結果,制定咗一種國語羅馬字公布出來;1929年大學院將呢套嘢正式公布。1933年教育部公布「國音常用字彙」。

撰寫動機
大意話廣州話唔知點寫,覺得為難,係咪唔寫得?不過只係唔知本字係乜,詹憲慈得閒,諗來諗去,用字本義搵本字。加上當時詮釋廣州話嘅書(《粵東筆記》)都唔係廣東人寫嘅,亦有問題,令詹憲慈想寫。
出版波折
詹憲慈前後約花咗兩年時間,博覽經史子集書籍,考據字詞。佢喺自序中話:「兩年以來,惟有凝坐,血脈鬱積,病者屢矣,未肯輟也。邇且大病,三日不食。人以為病之生,生於覽閱過勞,余未之承。洎乎病瘉,蚤起翻書,目眩而神疲也。乃不敢復事求索,而總計所記廣州語本字,都一千九百餘字矣。重為審汰,存者一千三百有奇。從容寫定,名之曰《廣州語本字》。」
1933年,軍閥陳濟棠主政廣東時,曾經想弘揚文化,於是差遣葉丈同埋李棪等人,搜羅廣東人未發表嘅著作,準備收錄入《廣東叢書》續集第三輯,加以輯印成書。當時葉李等人因為大明張萱《西園聞見錄》篇幅太多,決定改以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四冊代替。本來出版一事已經去到付印階段,稿件亦已經交咗去海甸北平印刷局準備排板發行。偏偏撞正陳濟棠失勢落台,冇晒經費,出版之事迫住腰斬。
1949年,詹憲慈第三媳婦馬淑芬離開廣州,但因為感到草稿係文化精粹,唔可以失去,於是帶埋草稿到香港。雖然佢係香港定居後,好想將草稿付印出版,但係印刷商普遍認為由於欠缺適合嘅鉛字體,貿然排印錯誤必多,出書一事又再擱置。後尾,馬淑芬嘅侄詹德盈,為防萬一,將草稿複印分送畀兄弟,以免因意外而令草稿散失。直至1995年,詹憲慈嘅第24個孫詹德隆先搵到機會,交由中文大學出版社付印,先至達成詹家出版宏願。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576 小时 
威望
15610  
金钱
6715  
最后登录
2020-2-29 
阅读权限
帖子
5956 
精华
积分
15610 
UID
20788 
2#
发表于 2013-2-1 14:39 |只看该作者
yukokcho 发表于 2013-2-1 13:49
《廣州語本字》係本詞書,作者係晚清舉人詹憲慈;本書輯錄1405個廣州話詞語同埋佢哋嘅出處。初稿喺1924年完 ...

曾听过一順口溜: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广東人講官話。"
事实亦如此!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3#
发表于 2013-2-1 15:38 |只看该作者
这书有实用价值,有机会找本看看。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576 小时 
威望
15610  
金钱
6715  
最后登录
2020-2-29 
阅读权限
帖子
5956 
精华
积分
15610 
UID
20788 
4#
发表于 2013-2-1 17: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ukokcho 于 2013-2-1 17:37 编辑
嘉嘉 发表于 2013-2-1 15:38
这书有实用价值,有机会找本看看。


网上找找看,我看到了,可惜我不懂拼音符号。
點解打邊爐叫「打邊爐」??
引「廣州語本字」一書頁253解,置爐於左右就叫「邊爐」。 打邊爐在廣東人來說,就是守在爐邊涮食物之意,亦即是吃火鍋。因為涮的動作就像「打」(左右)邊爐,所以廣東人叫火鍋打邊爐。至於有煙通的,其實是上海人的火鍋食法,一般都簡單的叫作「火鍋」或較正式的「煙囪火鍋」。(因為爐具叫作煙囪火鍋爐,多是紅銅製的)

pa.png
PAA.pn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6 11:33 , Processed in 0.09610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