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常用粤语方言的典故(三)
查看: 796|回复: 2
go

常用粤语方言的典故(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3-1-11 15: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3-1-11 15:04 编辑


      “
混吉”——原来系因为以前嘅小型饭店,只要你去帮衬就会免费奉送一碗清汤,饭店每日所售嘅鸡鸭鹅猪牛肉,都系用呢一锅水整熟既,所以汤入面有肉味,然后落一堆味精,就系一碗清汤啦!因为系清汤,所以入面乜料都冇,即系空空如也,香港人觉得等于,所以就改成,所以碗汤就叫做吉水。当时,有好多穷人,入到饭店,一坐低,夥记就摞一碗吉水嚟,啲穷人一口气饮完,静鸡鸡就走咗去,因为呢碗汤系免费,所以饭店唔可以捉佢,所以伙记就叫呢种混骗嘅行为叫做混吉


      “
沙尘”——传说清朝末年时,广州西关有个富商叫陈沙,靠经营洋货发了大财,便很想在同行中显显威风,因此出入都讲究派头。他每天有事无事都要坐着轿子在街上转来转去以显示自己的富贵荣华。一天晚上,当他又在兜风的时候,忽然刮起狂风,轿夫站立不稳,差点把陈沙摔出轿子。陈沙大发雷霆,欲下下来生惩罚轿夫,刚走出来,还来不及发作,大风的一下,把他的帽子吹落,领带也瓢起来扯着脖子,弄得他站都站不稳。路人见他这副狼狈样,追着拍手称快,并大声嘲笑这回陈沙变沙陈了!”“沙陈就是这样来的,后来又写成沙尘,意思都一样。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
发表于 2013-1-11 16:43 |只看该作者
原来“沙陈”是这样形成的。又有“沙尘白霍”一词。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3#
发表于 2013-1-11 20:17 |只看该作者
“沙尘”与“白霍”

在广州,每碰到趾高气扬、炫耀自己的人,人们都称之为“沙尘”、“白霍”。为什么有这样古怪的称呼呢?“沙尘”“白霍”这两个称呼是有一段故事的。
从前,广州西关有一个叫陈沙的有钱佬,曾在外地做过官。俗语有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陈沙刮到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之后,便辞官归故里,一心一意去享晚年清福。但陈沙不愿人家知道他已没官做,仍然在众人面前摆威风,专门坐一顶“私家轿”,出入由四人抬着,轿前轿后都挂着灯笼,灯笼上写着“陈沙”二字,前呼后拥,行人都要退避三舍,仿佛仍然做官时的气派。凡到之处,人人都要“肃静”、“回避”。
有一次,陈沙坐着四人大轿,路过西濠口,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轿子前后的灯笼都被吹走了。轿夫不得不放下轿子跑到屋檐下避风沙。陈沙在轿子里不敢出来,只好蜷缩着任由风沙尘土扑打,变得面目全非。风雨停了,众人见他沙尘满脸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说道:“哈哈!这回陈沙变成‘沙尘’了。”从此之后,对陈沙这类耍威风的人,就以“沙陈(尘)”呼之。
无独有偶,西关又有一个姓霍的富商,此人本来是俗不可耐,但他却附庸风雅,常常摇头摆脑,吟诵一些狗屁不通的歪诗。特别是每当外出时,常常白绸长衫,摇着白纸扇,一步三摆的走着,总要显示自己是“斯文”格局,与众不同。路人见了,无不为之侧目摇头,厌恶之至。由于他穿一身白衣服,手摇白纸扇,十分显眼,所以人们见他迎面而来,就叫道:“‘白霍’来了!”
久而久之,“沙陈(尘)”和“白霍”就成了广州人常用的贬词。表示对这些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9 07:54 , Processed in 0.074615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