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阿婆:得到街坊恩惠我也想帮帮他人
查看: 865|回复: 2
go

阿婆:得到街坊恩惠我也想帮帮他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2-12-24 17: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12-24 17:55 编辑

85岁拾荒张阿婆向广州市教育基金会捐款一万元助学
                               2012年11月30日               来源: 广州日报

1354244248400141_1.jpg

张阿婆在一德路的山海城拾荒。天寒地冻,她却只穿着凉拖鞋。

      在海珠南路盐亭东街有一个85岁的拾荒阿婆名叫张金女,她身材瘦小、有点驼背、衣着破旧,几乎每天都拄着拐杖在附近的山海城里捡破烂。11月27日,在他人眼中不起眼的她给广州市教育基金会捐款1万元整,这些钱是她每个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加上每天捡破烂挣来的。她说,勤俭了一辈子,没有想过自己享受,希望这些钱能够帮助那些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们。

       文/记者林静、方晴

  图/记者苏俊杰

  阿婆的执著:

  执意要把捐款亲自送到基金会

  张阿婆已不是第一次来到广州市教育基金会的办公室了。去年,她就步行从位于海珠南路盐亭东街的家来到西湖路83号的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办公室,这段路程,她足足走了8个小时。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基金会副秘书长蒋熙伦感动地说,阿婆不愿意坐公交车,就一边问路一边步行来到基金会。当时她要向基金会捐款300元,这些钱有不少是1角、2角的毛票。

  当工作人员从她手中接过300元的捐款后,提出要派车送她回去,可被她拒绝了,她说,把车钱省下来捐给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阿婆却迷路了,在求助警察之后她才得以安全回到家。

  蒋熙伦说:“考虑到阿婆的生活状况,我们不愿意接受她的捐款,当时工作人员把300元用利是封包回给她,可‘精明’的阿婆执意不收。”

  这个月,张阿婆再次联系了基金会表示还要捐款,蒋熙伦担心阿婆会再次走失,就叫几个工作人员上门与张阿婆见面。“我们以为阿婆还是像去年一样向我们捐款几百元,为了防止她再次走失,我们就找到她的家,还买了牛奶和麦片送给她。”

  可是张阿婆却执意要亲自把钱送到广州市教育基金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拗不过她,只好把她载到办公地点。到了办公室,张阿婆第一个动作就是掏钱,她从裤子内部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塑料袋,打开塑料袋,里面是用绳子捆住的十沓100元的钞票,共计1万元整。

  蒋熙伦说:“我们不想接受她的捐款,可是阿婆的捐款意向很强烈,她说等她百年之后要把所有的钱都用作慈善。我们向她承诺会把她的捐款用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和老师的身上。”

  阿婆的善良:

  档主帮助了她 她将爱心传递给孩子

  每天早上9时,一德路山海城的档主们开档营业,这个时候张阿婆也会准时出现在那里。也是几乎每天,档口老板们如果有不需要的废品就会自觉地摆放在门口,让张阿婆拾走。张阿婆在山海城捡破烂已经有不下5年的时间了,这里的档主个个都认识她,她的饮食基本上都是靠着他们才维持下来。

  张阿婆说,每天她会到负一层的饮水间休息,档主们见她总是一个人,也没有人给她送饭吃,就会主动把饭菜悄悄地放在饮水间楼梯的台阶上给她吃。

  昨天上午,记者在山海城门口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张阿婆,她带着记者来到饮水间。到了中午1时多,一个档主悄悄地把一碗菜放在了楼梯台阶上,没过多久,一碗饭也被放在了这里。可是记者还没有看清档主的模样,这个好心的档主就消失了。

  张阿婆端起好心档主拿来的饭菜吃了起来,她说,这些年来,得到这些好心档主不少恩惠,他们不但平时会送菜送饭给她吃,到了节假日还会送月饼、鸡蛋给她,甚至还会给她买衣服。

  昨天,记者在饮水间附近问几个档主帮助张阿婆的情况,档主们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笑着说:“谁看到这个阿婆都会帮助她的,其实不是我们一个两个人帮助她,是全体山海城的档主都在帮助她。”

  张阿婆说,因为这些年得到了这些档主的帮助,她也很想回报社会帮助其他人,她知道有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无法继续读书,她从街坊那里打听到广州有一个教育基金会,她就想着向那个基金会捐款帮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

  阿婆的小屋:蜗居在深巷 与小猫和废品为伴

  昨天下午2时多,张阿婆提着热心老板给的饭菜,佝偻着身体、缓步走回家。一路上,她不时地停下脚步,把地上的纸巾捡到垃圾桶,从垃圾桶里翻出干净可用的胶袋。百余米的距离,她走了10分钟。

  张阿婆的家位于海珠南路的一条窄巷内,从两个卖海味的货摊之间穿过,阴暗、潮湿的走廊尽头就是她的家——一个8平方米的房间。


                                    1354244248400141_2.jpg

                              张阿婆家里堆满了捡来的废品,空气中弥漫着臭味,平时婆婆只能背靠着垃圾入睡
  打开房门,一股异味传出来,只见张阿婆把多年来的废塑料瓶、塑料碗堆满在房间,床上则放着小山一般的胶袋与衣物,蜘蛛网结在墙上。窗户长年关闭,室内空气混浊。一只黄色小猫在门边,吃着两碗肉碎,“我每天都会捡点肉给它吃,现在只有它陪我了。”
                                  1354244248400141_3.jpg

张阿婆养了一只叫“阿嚟”的小猫,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想“旺气多嚟”,她十分疼爱这只小猫,经常在外面的垃圾桶里帮小猫找好吃的。


  过了一会儿,张阿婆背靠废品坐在床沿,把脚放在唯一的小椅子上,开始吃午餐。晚上,她也用同一个姿势入睡。房间的电器只有一盏白炽灯和一部电话,冰箱、电视机都已经坏了。

  分摊的电费单显示,每月她只用1度甚至不用电。她指着自己灰白的短发说:“这也是我自己剪的。”

  阿婆的家庭:儿女家境很好 但相处不来

  记者观察到,天气渐冷,张阿婆却穿着胶拖鞋,脚部肿了。腰不好的她,每次坐下来都会垫点东西靠背,久坐还得仰着休息。张阿婆说,因为年纪大,她经常感到身体不适,“腰很痛,牙不好,晚上睡着睡着突然全身抽筋,滑倒在地上,想喝一杯水都没有人照料。”

  谈起孩子们张阿婆连连叹息。原来,她有三女一儿,但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是亲生。“我是他们爸爸的第五个老婆。40多岁生了老幺,56岁离的婚。”据她说,离婚前后都与儿女发生了不愉快,还闹上了法庭。当时,她其实舍不得离开孩子。讲到难过处,张阿婆哽咽起来,敲着脑袋不愿再回忆。

  几十年过去了,张阿婆与儿女的心结仍未解开。记者采访期间,一位女士曾来电,但一听是记者,电话就挂断了,“大概是小女儿。”张阿婆说。山海城的店主透露,她的儿女曾来劝她不要捡破烂,但双方发生了争吵。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说:“她的儿女家境挺好,也会来探望她。有一次试着把她接回家,但相处不来。想把她送到养老院,她也不愿意。”

  张阿婆说,现在她只有一个心愿:搬一个房子,有一个人照顾她。“我都85岁了没有多少时间。只希望在我生病时,有个人能为我倒杯水。”

  张阿婆的捐款何去何从?

  昨天,记者从蒋熙伦那里了解到,这种没有明确捐赠意向的个人捐款会进入本金,本金是不动款,增值部分用来开展奖励支助项目,主要针对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市属的高校、中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们。

  这种奖励支助主要包括两年一次的优秀教师的奖励,支助高中优秀贫困生的生活费用,学生患白血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助疗(一次性资助2.8万到3.3万元),教师的重大疾病的助疗(一次性资助1万元)等。

  为了回报张阿婆,蒋熙伦表示,昨天去人民街道办事处和街道的工作人员沟通,看看能不能帮助改善张阿婆的居住环境,除此之外,蒋熙伦表示,以后会和张阿婆保持联系,向她提供必要的帮助。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
发表于 2012-12-25 10:29 |只看该作者
安排她去老人院吧。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3#
发表于 2012-12-25 11: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12-25 11:49 编辑

社区应冲破条条框框,把张阿婆纳入社会关爱之列。

我有一个旧街坊,有一女儿但不来照顾她。由原单位照料着。她的后事也是原单位派人办理。过身后几万元存款后来也归了原单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9 07:41 , Processed in 0.0870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