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光塔原为“大食” 诗书意指“狮子”
查看: 747|回复: 4
go

光塔原为“大食” 诗书意指“狮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2-10-18 21: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10-18 21:05 编辑

2010-12-23                 来源:广州日报

阿拉伯语音译地名见证广州海外商贸文化交往史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广州早自2000多年前便与海外各国开始了频繁的航运贸易。外来的语言、风俗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在老广州的地名中,便有不少这样的外来词,如“诗书路”、“纸行街”、“擢甲里”等。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司徒尚纪告诉记者,这些地名从源头上考证,其实都来自古代阿拉伯语,是中外文化和商贸交流的精神反映和历史遗物。

本专题采写 记者卜松竹

摄影王维宣 实习生陈卓达

阿拉伯语地名以光塔路为中心

司徒尚纪指出,在唐宋时期,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很多,当时广州的“蕃坊”便是他们主要的聚居地。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广州的阿拉伯人在高峰时期人数可能高达十几万人之众。很多人长居广州,娶妻生子,汉番通婚不在少数。这些历史在广东的语言中仍能觅到痕迹,如邋遢、污糟、霖、乳香、没药等都是这类的外来词汇。在地名方面也影响深远,据前辈学人马逢达在《广州蕃坊考》中所言,甜水巷、朝天路、惠福路、诗书路、海珠中路等地名,都与阿拉伯语密不可分。但其原意多与其字面意思大不相同。

这些阿拉伯语地名,主要分布在以光塔路为中心,东起今解放路、西讫人民路、南达惠福路和大德路,北止中山路的广州老城区范围内。这些阿拉伯语文化地名集群,折射出的是历代居于广州的阿拉伯人的信仰、风俗、语言、服饰、商业和建筑文化等方方面面。

阿拉伯人多以蒲为姓

蕃坊生活丰富多彩

司徒尚纪指出,唐代是岭南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高峰,入居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人数大增。他们集中在“蕃坊”内居住。那里建有怀圣寺和光塔,居民的服饰、语言、习惯也与广州本土居民大不相同。到了宋代,广州作为国际性贸易港更加兴盛,入居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更多。除广州以外,还分布于南海、番禺、顺德、潮州、海口、万宁、三亚等地。他们当中很多人为蒲姓,居住在光塔东侧普宁巷,时称蒲夷人巷。有个大食商人叫辛押罗,居广州多年,家资丰厚,熙宁年检曾进银助修广州城,为广州城市建设出力不小。据说他还曾出任广州蕃坊蕃长,任命诏书还是苏轼起草的。另据岳珂所著的《史》记载,蒲姓商人居住的光塔路一带,屋宇宏丽,楼高百尺,布置大方,后花园有池园亭榭,花木掩映其中。有富有的蒲姓人每宴客“龙麝扑鼻,奇味不知名”,且爱以烤全羊待客,“皮色如黄金”。由此可见,当时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广州有着广泛的社交圈子。

司徒尚纪表示,按照现在国家有关规定,外来词汇是不能用作中国地名的。但是这些阿拉伯语地名,形成的历史久远,而且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已经变得极其具有中国风味。

广州主要阿拉伯语地名解读

光塔路:原名大食巷,曾经是伊斯兰世界商人云集之所。大食二字是波斯语的音译,原为一伊朗部族之称。

惠福路:原名大市街,是“大食街”的音译。但也有说惠福路得名与广州民间节庆中的“金花诞”有关,传说“金花菩萨”就出生在惠福路。

诗书路——明代诗人张诩传道之地:

是“狮子”的音译转变而来。“狮子国”即斯里兰卡。但这里也的确住过一位著名的诗人——明代广东名诗人张诩,他是大学者陈白沙的学生,成化年间就先后中了举人和进士。但他为人清高,不愿当官,讹称母亲患病回到老家广州。当时的诗书路一带还属于城郊,张诩买下了仁王寺旧址的西圃为居所,命名“竹坞”,在此隐居二十多年,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其他时间都用来传道授业,普及文化,教育乡里。因此由“狮子”转为“诗书”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朝天路:得名一说由于唐宋时期,此处属于广州的蕃坊,有大量阿拉伯人聚居,而朝天来自于穆斯林用语“朝天房”(即朝觐)。而在朝天街一端,曾设有古城门朝天门。按《永乐大典》“广州府南海县之图”所示,明初南海、番禺分界在新店街、米市街、朝天街,北道就日门(即朝天门),可见明代甚至更早以来,朝天路一线曾是南海县与番禺县之分界。1934年,政府扩展朝天街,成朝天路。

甜水巷:很多人认为甜水巷之名是因为此处水井众多,水清而甘甜。这里短短的两百多米有8口井,在广州城内非常少有。不过专家考证,这条小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甜水”即阿拉伯语“中国山冈之意”。甜水巷东侧有坡山巷地名及坡山古渡遗址可以证明这里在古时的确曾经有山冈存在。

擢甲里:“擢甲”是阿拉伯语“小巷”之意。同时根据《广州地名志》记载,曾经居此的宋代进士黄勋高中后重修故居,因此定巷名为擢甲。可见这又是一个音译加意译,本土文化加外来文化混合而成的地名。此外这附近还是著名的状元伦文叙的居所,因此声名远播。

海珠中路——唐代送别之地:

其南段原来叫“鲜洋”街,即阿拉伯语“送别”之意。唐代时这里还是古珠江河道岸线所在。唐朝曾要求广东地方官府对离港回国的外国商人一律举行宴会饯行,此处便是饯行处之一。随后外商登船,从此踏上漫漫回程。

仙邻巷:在广州市惠福西路,“仙邻”是阿拉伯语“中国”的音译。但这里因与五仙观古迹为邻,因此在地名演变过程中,人们选择了这个既是音译,又是意译的精彩译名,承载历史信息之余,又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威望
4936  
金钱
3558  
最后登录
2018-10-26 
阅读权限
帖子
3346 
精华
积分
4936 
UID
25133 
2#
发表于 2012-10-18 22:09 |只看该作者

光塔路四周基本属老城区,路两旁的房子都比较旧。除了内街新建的高楼外,其余的大都是旧式的低层房。在光塔四周的很多旧式街道里,你会发现很多见证着光塔历史的街、巷的名字。如象牙街、玳瑁街、诗书街、崔府街、仙邻巷、甜水巷、玛瑙巷等。据说“仙邻巷”是阿拉伯语“中国”的音译,“甜水巷”是阿拉伯语“山岗”的音译。这些名字已经流传有千年之久了。至于“光塔路”,它原称“大食街”,因有大批的大食人(阿拉伯人)在这里居住而被提名。

在线时间
25 小时 
威望
1726  
金钱
898  
最后登录
2015-9-10 
阅读权限
帖子
746 
精华
积分
1726 
UID
5594 
3#
发表于 2012-10-19 00:04 |只看该作者
62桃李 发表于 2012-10-18 21:04
2010-12-23                 来源:广州日报
阿拉伯语音译地名见证广州海外商贸文化交往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 ...

       很好,给我们增长了古老羊城鲜为人知的地理知识,看来我们这得要多看看广州志才行。也希望学长能把古羊城鲜为人知的东西告诉童鞋(同学)们。

在线时间
25 小时 
威望
1726  
金钱
898  
最后登录
2015-9-10 
阅读权限
帖子
746 
精华
积分
1726 
UID
5594 
4#
发表于 2012-10-19 00: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洁蕥玲珑 于 2012-10-19 00:12 编辑

   谢谢学长介绍这么长尽的鲜为人知的古羊城故事,希望学长多向童鞋(同学)们介绍,让我们更加了解土生土长的家园。(操作错误重复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5#
发表于 2012-10-19 09:42 |只看该作者
后来阿拉伯人怎么又走了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7-3 08:20 , Processed in 0.07651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