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旧海珠桥旧海珠桥于1929年动工,当时,美国慎昌洋行以103.2万两银的低价夺得承建权,由马克敦公开承建称之为:“珠江大铁桥”。
1933年2月,大桥落成通车,当时的桥长180米,宽18.3米,为简支拱形下承钢桁架梁。以其临近“海珠石”改名为“海珠桥”,为当时广州市区唯一一座跨过珠江的桥梁,旧海珠桥为开合式桥梁,方便船只通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落成时海珠桥的落款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胡汉民。
1938年6月,日军入侵广州,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把桥体的开合器震坏,日军还把整套设备盗走。从此大桥不可以开合,只能让小船通过,大船则泊于黄埔码头。
1949年10月14日傍晚,在国共内战中战败的国军撤退时将大桥炸毁,炸得只剩三个桥墩。
新海珠桥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海珠桥。并由衡阳铁路管理局技术员卓观培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仅用六个月时间便把海珠桥修复并通车,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桥上来回设有三线行车,两边亦设有行人路及自行车道,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
1974年12月,海珠桥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此次工程扩宽了海珠桥的行车道和行人路,并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桥跨与原桥一致组合成一新的桥面体系,即新桥与旧桥合成一体。
1995年,又对海珠桥原桥进行了白锚式加固和除锈保养,并在桥上加装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