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经济信息 个人所得税起点为何不随CPI调高?
查看: 2065|回复: 0
go

个人所得税起点为何不随CPI调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1#
发表于 2010-12-1 19:2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打印
       吕谏

       专家应该是关注民生的,关注人民的!然而在CPI出现奇迹增长的时候,我们可爱专家却在为物价为何增长找理由,扯关系,求开脱!当房价出奇高涨时,专家们更是在讲,房价奇高,主要是中国地少,人多,炒房客多,空置房多,导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理由总是惊世骇俗,更让百姓惊魂未定惊恐万状!

       房价高,是因为中国有钱人太多,应该征房产税,物业税。交通堵,是汽车太多,应该增加征税、交通税、臃堵税,只要能给汽车扯上关系,则尽量想办法找理由去征税!就跟我们百姓一样,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烦恼,会为了很多的事情而发生争执... ...但是大多数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找出很多的理由来解脱自己、来证明自己是无过的。当然,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句话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

       套用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简单地说,房价不涨了,就轮到物价涨,物价不涨了就轮到房价涨,有时候是同时涨!其实,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是收入的增加能否跟上物价的上涨,现在是房子动辄上涨几千甚至翻番,单价一二万,而工资不见上涨,这才让百姓觉得收入少了,如果收入也能够有所增加,水电涨那几毛钱真不算啥。十几年来,在GDP不断上涨的同时,居民收入其实一直在下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减少,而资本在其中获得的收益太大,劳动者的收益非常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差非常大。

       国家实力增强了,居民收入应该增加,藏富于民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除了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太低以外,在财政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也不够。医疗、就业、养老、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支持不够。其实在国内市场上,很多商品的供给是大于需求的,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是应该下跌的,为什么会出现上涨,部分原因也是在于收入分配的结构问题。我们再看看看民生息息相关的数据!

       工资:全国总工会进行的一项职工收入调查结果显示,有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不仅工资增幅慢,不同行业、群体的收入差距更令人担心。

       税收:随着收入水平水涨船高,多数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的月收入普遍适用较高的税率,缴纳税额大幅增加,偏重的个税负担加重了生活压力。

       社保:在一些地区,保障标准偏低、负担偏重,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实现均等化服务,成为当前社保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乡:“十一五”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农民增收很难,最需要加快。

       现在市民去菜市场逛一圈,肯定会很难看到1元/斤以下的菜。有些当季菜,比如苋菜,都是4、5元一斤。带100元出门买菜,经常兜里空空回去。回去一算账,谁都不相信钱用得这么快。菜价高了,“进口费”涨了,“菜奴”、“果奴”冒出来了。通胀压力已经从专家口中的数字变为普通人的“体感”。是菜价上涨连累了CPI上涨,还是信贷发放过度引发全民通胀预期推高消费品价格?当消费者对CPI的“体感”与统计数据之间出现较大差值时,通胀真相究竟如何?这方面我们暂不考虑,再看看我们身边,2000元/月能干啥,个人所得税税率没变化,只是起点由原来的减1600改成减2000了!有时笔者就在想,现在2000元/月,还能干啥呢?一个月一万都知道能干啥,更不要说了2000元/月了!以年薪十万为例的工薪族来讲,每月房贷6000,吃穿用2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

       这些为什么专家不讲,不读呢?难道把2000元调整到一万元,就很难吗?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是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分类,分别征收、各个清缴。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同时,个税对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是否过重、家庭支出是否过大,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的党是为人民的党,所以需要专家是为民的专家,而不是征税吹牛找理由寻借口搞涨价的专家,呼吁个人所得税起点应该随CPI调高,由目前2000元调整到10000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16 09:59 , Processed in 0.073084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