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抗日烽火中的异国伉俪
查看: 1384|回复: 3
go

抗日烽火中的异国伉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5-7-20 20: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5-7-20 20:35 编辑

360截图-537031.jpg


360截图-563625.jpg


360截图-609843.jpg


360截图-752218.jpg


360截图-1448203.jpg


360截图-1484343.jpg


360截图-1537937.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2#
发表于 2015-7-20 20:41 |只看该作者

相爱



  看不到柯棣华的郭庆兰愈发思念起了他,她心里清楚柯棣华只知道殚精竭虑地照顾伤病员,却不大注意自己的身体,很是为他担心。“他的身体能受得了吗?”郭庆兰在心里反复追问着,听不到柯棣华的音讯,姑娘的内心焦急万分。终于,一位从医院转移至阎王鼻子的卫生学校学员队教导员带来了柯棣华的消息。他说柯院长在一次抢救伤病员时突然病了,高烧不退,浑身打颤发抖。教导员只是在叙述事实,未曾想他的话在郭庆兰的心中激起了阵阵波澜,她更加担心了……

  9月26日,晋察冀军民同仇敌忾,收复了阜平县,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终于可以回到葛公村了。当郭庆兰一行从阎王鼻子下来赶往葛公村时,竟和柯棣华一行在离葛公村七八十里的一个小村子里相遇了。一听见柯棣华的声音,郭庆兰便寻声急奔而去。她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柯棣华,虽说他脸颊更瘦了,但还是那样地乐观,充满活力,姑娘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与她一样,柯棣华也一直惦念着郭庆兰,经过一场血与火洗礼的反“扫荡”后,见到自己心爱的姑娘,柯棣华的心中也异常激动。

  他们刚想坐下来说说话,李德奇的妻子突然大叫肚子疼——她要分娩了。快,得抓紧时间。柯棣华让人迅速把李德奇的妻子抬到一间稍许完整的房子里,打开急救包,和郭庆兰一道为李德奇的妻子接生。一直忙到晚上,孩子终于平安地降生了。

  待柯棣华和郭庆兰二人走出房间时,才发现夜已深了,秋风阵阵,有人在一间敞篷下生起了一个火堆,郭庆兰和柯棣华便在火堆旁席地而坐。刚刚经过长途行军,又忙着为李德奇的妻子接生,二人都觉得很疲惫,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一阵风吹过,郭庆兰感到一阵寒意,她睁眼顺着火光瞥了一眼柯棣华,只见他脸庞消瘦,眼窝深陷,蜷缩的身子还在不住地打颤。郭庆兰见状,心想虽说有一堆火,身子前面能暖些,可后背还不照样凉气袭人,于是她便将身子移近柯棣华,轻轻地说道:“来,背靠背暖和些……”说完,郭庆兰用背靠住了柯棣华。

  柯棣华看了看郭庆兰,顺从地将背靠在了她背上,顿时感到一股热流温暖了自己发凉的脊背,暖进了自己的心窝。伴着阵阵热流,柯棣华对郭庆兰有了更多的了解:

  她1916年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省吃俭用的母亲送郭庆兰上了教会学校,盼望着闺女将来有个出息,而郭庆兰也没让母亲失望,不仅考上了当地的护理学校,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进了北平协和医院工作。由于她爱学习、业务好、又非常敬业,院方很看重郭庆兰,给了她很高的待遇。正当郭庆兰开始编织自己生活梦想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向了中国。抗日救国,到前线去出一份力、尽一份责,满腔爱国热情的郭庆兰毅然辞去了协和医院的工作,在美国基督教会医院护士传教士凯瑟琳·赫尔女士的帮助下,通过道道封锁线,于1939年5月抵达晋察冀根据地,还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的亲自接见。

  多好的姑娘啊,为了理想,为了抗日事业,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不远千里地跑到艰苦的地方来工作,柯棣华的心中肃然起敬,对郭庆兰的爱慕之情也愈加浓厚。一个来自恒河之边,一个来自黄河之畔,柯棣华与郭庆兰的爱情是真挚的,两人相处也是愉快的,不过偶尔也会有点小“矛盾”。

  卫生学校和国际和平医院重回葛公村后,一天晚上,郭庆兰处理完工作,正欲回宿舍休息,却发现柯棣华的屋子里还亮着灯。姑娘一阵犹豫之后,便轻轻地敲了敲门。开门的是柯棣华的警卫员,一见是郭庆兰,便朝屋里指了指,又朝她吐了吐舌头,一转身跑了。郭庆兰见柯棣华正埋头在油灯下抄写着什么,刚想喊“柯棣华”,转念一想小警卫员的那副鬼脸,便改口叫了声“柯院长”。

  不料,柯棣华不仅没作声,就连身子也没动一下。怎么回事呀?屋子里没别人了呀。郭庆兰又提高嗓门喊了一声:“柯院长!”“嗯”,柯棣华终于答应了,可是头还是埋在油灯下,郭庆兰以为柯棣华对自己的到来无动于衷,便再次提高了声音,一本正经地说道:“院长同志,还忙呀!”郭庆兰这么一喊,柯棣华倒是动了动,可只见他伸手从窗台上拿过一本连封面都被磨掉了的字典,一边翻一边说:“你怎么又来了呀!快去休息吧!”

  郭庆兰一听就生气了。人家怕你熬夜辛苦,特地跑来看看你,你倒好,连头都不抬一下,还叫人家先休息去,太让人寒心了!郭庆兰真想转身就走,可是一看到柯棣华那日渐消瘦的身影,又于心不忍地问:“你还不休息吗?”柯棣华漫不经心地“嗯”了一下,郭庆兰看看表,都凌晨一点多了,不由得眉头一皱,大步跨到桌前,一把拿走了桌上的书和纸。

  “你这个同志,怎么这样呀……”柯棣华懊恼地站起来,一边埋怨,一边回头,定睛一看,不禁“啊”地一声愣住了:“你!你……小郭……是你呀!”“对,是我”,郭庆兰严肃地说道,“你可以不理我,这没什么关系。可这么晚了,你还不休息,党和革命事业不允许你这样损害自己的健康!”

  柯棣华这才明白,在自己背后唠叨个没完的不是小警卫员,而是自己的心上人。他靠在桌子上,盯着郭庆兰涨红了的面孔,露出了歉意的苦笑……郭庆兰这才明白柯棣华是弄错人了,气一下子也就消了。两人默默地注视了好一会儿,郭庆兰才轻轻地碰了一下柯棣华:“休息吧,有话明天再说。”

  “不!”柯棣华突然握紧了郭庆兰的手,“刚才对不起了,你多呆一会儿吧……”这下轮到郭庆兰不好意思了,她羞涩地避开了柯棣华的目光,低着头说道:“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呀。”

  “现在你就应该留下。”柯棣华松开郭庆兰的手,认真地说:“我明天要给学员们上课,你帮我一道把明天的课程准备出来吧。”郭庆兰没有拒绝,她也不忍心拒绝,她能说什么呢,柯棣华白天工作那么辛苦,晚上还熬夜准备教案,能有这样的爱人,她又有什么理由说不呢?柯棣华为郭庆兰搬来了一张凳子,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了下来。不一会儿,“沙沙”的写字声便从两支钢笔的笔尖下响起来,仿佛那滋润万物的蒙蒙细雨,在两人的心田淅淅沥沥地下着……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3#
发表于 2015-7-20 20:42 |只看该作者

相别



  柯棣华和郭庆兰爱情之果成熟了。1941年11月25日,柯棣华和郭庆兰结婚了。战友们、老乡们纷纷跑来向这对新人祝贺,江一真校长和教务主任殷希彭为这对新人主持了婚礼。婚礼简单热闹,柯棣华激动不已,当场就学会了划拳。从此,有了妻子郭庆兰无微不至的关怀,柯棣华工作更加勤奋了。

  每天早晨,柯棣华和郭庆兰都要迎着晨曦做早操,然后郭庆兰教柯棣华学汉语。吃过早饭,柯棣华去医院为伤病员医治,做手术、巡查病房,郭庆兰则去卫生学校上课。中午,夫妇二人也不休息,柯棣华为卫生学校医生班编写外科教材,郭庆兰就在一旁帮他查资料,翻译中文。日暮,深紫色的夕阳映红了葛公村四周的奇峰峻岭,烟霞万状;落日余晖下的唐河水,流金淌银。夫妇二人或是在山脚下徜徉,或是在唐河边散步,共同分享这难得的片刻休息。更令夫妇二人兴奋不已的是,他们先后成为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丈夫柯棣华是在1942年7月,妻子郭庆兰是在8月。

  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分娩了,柯棣华亲自为妻子接生,一个可爱的男孩呱呱坠地。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晋察冀,军民们都为中国的女婿喜得贵子而高兴,聂荣臻司令员还亲自给孩子取名为“印华”,以纪念印中人民的深厚友谊。柯棣华久久地凝望着小印华,这是抗日烽火中异国情缘的结晶呀!他看着小印华的那双典型的印度式的眼睛,又转脸深情地看着郭庆兰,此时,郭庆兰也正深情地望着他,脸上洋溢着幸福。

  柯棣华笑了,笑得那样惬意,笑得那样舒心。四年了!四年来,他听说大哥目前还没有孩子,已出嫁的两个妹妹则各自生了一个女孩,母亲的第一个孙子就是小印华啦!柯棣华亲吻着小印华,激动地自言自语道:“小宝贝、小印华,快长大吧!长大了要学会中国话,还要学会印度话。抗战胜利了,和你妈妈一起回印度的家,见你奶奶,见你伯伯,见你叔叔,见你姑姑,见你……”郭庆兰也和柯棣华一道憧憬着抗战的胜利,憧憬着回到印度时印华的奶奶见到小印华时的激动与欢乐。

  然而,柯棣华和郭庆兰的愿望没能实现。

  1942年12月8日下午,柯棣华正在编写《外科总论》讲义,正写到第177页,突然手中的笔在纸上划了长长的一道——他的癫痫病又发作了。原来,在一次行军战斗中,柯棣华吃了没有煮熟的病猪肉后,被发现得了绦虫病,其后转为癫痫,但他仍是日以继夜地拼命工作,终因劳累过度,缺乏必要的休息和营养致使癫痫病一再发作。柯棣华发病后没多久,江一真就带着奥地利大夫福瑞赶来对柯棣华实施紧急抢救。郭庆兰也闻讯赶了过来,并找来一块毛巾塞进柯棣华的口中,防止他因剧烈抽搐而咬破舌头。柯棣华以往癫痫病发作时,痉挛三五分钟后便会清醒,可这一次却是一直抽搐不止,郭庆兰坐在炕沿上抱着丈夫心急如焚。注射吗啡,不行!注射樟脑液,还是不行!福瑞不得已只好对柯棣华实行了脊椎穿刺……

  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可仍然于事无补。9日清晨6时15分,柯棣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郭庆兰无法相信自己深爱着的丈夫就这样撒手而去,她怀抱着小印华抚尸痛哭,悲痛欲绝。半个月前,他们还是在一起庆祝结婚一周年纪念的呀!

  得知柯棣华逝世的噩耗后,***亲笔题写了挽联:“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朱德、周恩来、聂荣臻等许多领导同志也都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和悼文。远在重庆的宋庆龄还致函柯棣华家属表示悼念,信中写道:“不仅贵国人民和我国人民缅怀他,争取人类自由和进步的杰出战士们都缅怀他,未来将赋予他比今天更高的荣誉,因为他是为未来而战斗的。”晋察冀军区还召开了军民万人大会,沉痛悼念柯棣华。

  1943年初春,遵照朱德总司令的指示,郭庆兰母子来到了延安。1958年8月9日,郭庆兰携儿子印华乘飞机抵达印度孟买。柯棣华68岁的母亲悉达·桑塔拉姆·柯棣尼斯见到郭庆兰和印华后,一把将他们紧紧搂在了怀里。23日这天,孟买的27个妇女组织还举行了欢迎会,祝贺印华的16岁生日。依照印度习俗,16岁的印华盘腿坐在平台上,座前的地毯上点燃着16盏银灯,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妈妈用藏红花粉给印华眉心点上了吉祥痣……

  斗转星移,如今的郭庆兰已是年过九旬,为告慰柯棣华与印华的在天之灵(柯棣华与郭庆兰的儿子印华由于医疗事故于1967年10月不幸离开了人世,笔者注),郭庆兰一直担当着中印两国友谊的特殊使者,她先后四次赴印访问,与印度政界和柯棣华家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许多印度人的心目中,郭庆兰的爽朗真诚、对丈夫柯棣华的眷念之情,都让人印象深刻。2004年,郭庆兰出席了庆祝中印两国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纪念大会,老人的出现不仅把会场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也赋予了此次庆祝大会更加特殊的意义。2005年1月22日,90岁高龄的郭庆兰老人喜得佳音:她被中国老年体育协会评为“全国健康老人”。是年9月5日,由郭庆兰、柯棣华的三妹、五妹、侄外甥女和侄外甥女婿,以及首都各大医院知名专家教授一道组成的“北京柯棣华医疗队”,来到了葛公村。在柯棣华和郭庆兰曾经居住过的屋子前,郭庆兰老人激动地对着满院子的葛公村老乡们大声说道:“柯棣华家族5人为百姓义诊啦!”……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4#
发表于 2015-7-21 00:31 |只看该作者
9月3日阅兵日,饮水思源忆英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7 22:35 , Processed in 0.09706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