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4-5-19 12:13 编辑
进入广州市第一中学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的一中大楼。建筑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大楼跨越了两个世纪,承载着一中的历史,庄严挺立,令学子们感觉亲切而温馨。 在60年代初期,我们把大楼称为“教学楼”。大楼是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中心,它的内部结构布局是“非”字型,三层楼房中间都有长长的走廊,两旁间隔着面积大小不同的房间。房间的大门都是实木结构很坚固。大楼有两条楼梯,位于中央的是大楼梯,位于南面的是小楼梯。大楼的地面铺设的是正方形暗红色和白色相间的小型花阶砖。大楼首层有宽敞的正门、南小门和西小门,方便师生进出。 首层设置有校长室、人事档案室、总务室、学生会等管理机构。前座南面大教室是生物实验室,讲坛旁挂着人体骨骼模型,玻璃柜子里陈列着人体胚胎药瓶和动物标本,宽大的课桌上摆放着显微镜,让学生们围坐着进行生物课实验操作;后座是化学实验室,排列整齐的实验桌上放置着化学实验的器材,有酒精灯、试管、烧杯、化学药剂等;右边西面是宽阔明亮的小礼堂,学生们经常在这里集中参加会议,聍听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教诲。 二楼安排着各个学科的教研室,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老师在这里备课改作业,研讨教学课题,接见家长和学生。左边有物理实验室,几个大玻璃柜子里摆设着各式各样精致的机械模型、电器器材、实验用的磁铁电线工具等等。右边是学校图书馆,一排排大书橱里藏书丰富。 三楼有几个课室,用于音乐室、图画室、兴趣小组活动室等,两边还有露天的大阳台,站在阳台可以远眺黄沙大道西面的景色。同学们也把大楼称为“红楼”,皆因它那褐红色的砖墙给予大家严肃而温暖的感觉。 大楼的南面是宽广的校道,校道旁栽种着高大的木棉树、凤凰木和石栗树,摆放着盆盆时令鲜花。大楼的西面围绕着墙脚和小道的是丛丛灌木山指甲和茉莉花,还有养植着热带作物的玻璃温室,北面体操房旁边是植物园,四季常青。在我们读书的时光里,香花绿树环绕的大楼宁静而祥和。它成为了一中的心脏,引导着全校的师生朝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而努力奋斗。 在1966夏天开始的“无产阶级*****”,打破了大楼的宁静。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大标语大字报张贴在大楼的墙壁上走廊里,惨白色的纸张乌黑的墨笔字刺眼扰人。高音喇叭架设在大楼的柱子上,广播里不断地播放着“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炮打司令部》,还有《人民日报》社论和语录歌曲。接着是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师停教,学生停学。校长和老师们都成为了革命的对象被揪斗。大楼的教研室被清空了,实验室关门了,图书馆的所有藏书被践踏尽成碎纸。大楼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中,呈现萧瑟的景象。 到了1967年春天学校“复课闹革命”,由于老师还被压制着,课没有复成,学生造反组织占据了大楼建立造反司令部。这里每天进出的都是充满着革命理想的“革命小将”,他们驻扎在大楼里,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热情学习激烈辩论,大量的充溢着革命豪情壮语的大字报、小字报从这里输出,贴满了校园的宣传栏,悬挂在广州城中心的大马路两旁。在大楼阳台的护栏上张贴着“誓死捍卫***的革命路线”的大标语,旗杆上飘扬着造反组织的旗帜。同学们把大楼冠名“造反楼”。 在1968年夏天,广州工人纠察队进入一中,他们搜查清缉了大楼的每个房间,把群众组织造反司令部摧毁了,紧接着解放军军训团和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军训团在大楼三楼设置办公室,他们和工宣队一起,筹备和组建了“广州市第一中学革命委员会”。从此革命委员会驻扎在大楼里,成为一中的最高权力机构,领导着学校的一切工作。 在1968年秋天,学校革命委员会把全校6届(初一级至高三级)的一千多名学生进行分配了。除了个别的学生进工厂、做辅导员和继续读书以外,大部分的学生被分配到海南岛和农村,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中“老三届”的成员。那段短暂而紧张的阶段,大楼的楼梯上匆忙上落的家长和同学们,都是奔向革命委员会和军训团办公室,他们怀着惶恐无奈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前途去向而咨询和办手续,大楼弥漫着肃穆的氛围。 记得在1968年11月5日的傍晚,我们一群分配到农村去的同学把自己准备托运的行李带到了原来的生物实验室。那曾经摆满生物模型和大课桌的大教室空空如也,地面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同学们的行李,革命委员会的办事人员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小小的毕业证书,宣告我们学业的终结。第二天早上,大楼默默送别了几百个到农村务农的同学,我们从此告别母校迈向各异的人生道路。 最近在一中论坛看到大楼的照片,照片上在二楼正面的中央悬挂着大幅***挥手的画象,还有“敬祝***万寿无疆”的大标语,这应该是文革后期我们离开学校后才布置的。如今的大楼外墙被粉刷了粉白色涂墙漆,覆盖了那曾经的褐红色砖墙,不少老同学都觉得惋惜,失去了那温暖的感觉。特别是一中的大门,本来在大楼的南面,现在却改建在大楼的西面了,原来绿树扶荫的校道,花香阵阵环绕的大楼不复现矣。 时光流逝时代在变,一中在变,大楼也在变。但是大楼的形象在一中学子的心目中是永远不会变的,大楼永远是一中的象征,是一中的精神所在,是一中人的牵挂。
201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