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论坛原创区 四,出《一中青少年》 登《广州青年报》
查看: 1653|回复: 6
go

四,出《一中青少年》 登《广州青年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
发表于 2013-5-28 22: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5-28 22:45 编辑



四, 出《一中青少年》  登《广州青年报》

五十年代的市一中,有一个校刊,叫《一中青少年》。我从进入高中不久就应聘为记者、编辑,直至毕业。

《一中青少年》的主办单位是校团委和学生会。每两周出一期。它不是“纸质”的出版物,而是六块(八块?)大黑板。大黑板分立在主楼东门前面两侧。很显眼,读者不少——因为它的内容很丰富,既有校园新闻,又有班级新闻,还有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和漫画、宣传画,所以很受师生欢迎。曾有一段时间,我和潘邦榛(笔名珊斯。今广东粤剧院著名剧作家)、荀炜(外班同学。后失去联系)三人合作,撰写章回小说《哪吒游记》,在《一中青少年》连载。笔名从各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就叫“珊炜湘”,三个人轮流写作。文风半文半白。内容以学校生活为主,有褒有贬。当然也不限于此。我记得,大约是1959年上半年,学校附近的如意坊发生火灾,大火烧了几个小时之久,最终使繁华的墟市变成一片废墟。我以哪吒脚踏风火轮从天空观看的角度,描写了这场大火。现在的如意坊,是一片死气沉沉的仓库区。而大火前的如意坊,大多数居民是是渔民和社会下层居民。以木板房为主。楼房不多,且很低矮。街市很繁华,卖水产品的档口,卖日用品的小商店,卖蔬菜水果的铺子等,都有。横街窄巷,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火灾发生在白天。有没有死人就不知道了。为了描写火灾的惨烈,我还“借用”了《口技》一文中对火灾描写的句子哩。(不知道算不算抄袭?)

校刊出版前,我们几个同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主楼前取下一块块大黑板,用车推到北侧50米处的第一排平房的学生会办公室(几排平房大都是教室。第一排平房前面是一个小操场,小操场西面靠围墙处是饭堂)。在那里,有的同学改稿、排版,有的同学用冷水(加少量胶水)把立德粉兑开成浆糊状。然后由汉字写得漂亮的同学,用毛笔蘸着把稿件抄写到黑板上,画上插图和花边。全部完成后,再运回主楼前,装进黑板架。

由于喜欢写作,我试着向报纸投稿。我写的报道《八年老屋洗澡记》终于在《广州青年报》发表了!这是19582月25日的事,当时我正读高二。1959127日,我的一首儿歌《大家来讲普通话》,在《羊城晚报》发表——这是我在大报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1959年,潘邦榛和荀炜也都在《羊城晚报》发表了作品——潘邦榛写的是粤曲,荀炜写的是小说。这都要归功于当时社会风气正,《羊城晚报》真正做到了认稿不认人。不然,我们几个默默无闻的中学生的作品,怎么能够登上全国第一家晚报的版面?——再看现在,在某些报刊发表文章要靠关系;有的不仅不给稿费,甚至要自掏腰包买版面,才给发表作品。多么可悲!(待续)

广州青年报1958年2月15日处女作.png (202.27 KB, 下载次数: 0)

广州青年报1958年2月15日处女作.pn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2#
发表于 2013-5-28 22: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5-28 23:37 编辑




广州青年报

1958225   185    星期二




八年老屋洗澡记

    座落在丛桂路家基涌边5号的屋子,已有8年多没有清扫过,积垢惊人。市一中初三(4)的几个同学花了一个下午把这间老屋彻底的洗了个澡。

这屋的户主是个老太婆朱好。房子虽然很小,然而屋内堦砖已被厚达半尺多的烂瓦渣、废铁和垃圾般的垢土所封盖,臭气扑鼻。房顶及墙壁四周满布蜘蛛网和浮尘,轻轻一碰,就下雨般撒了一身。厨房里、房外也像个垃圾堆。我们暗地说,这里不但“六有”,而且“十二有”。

在班长沈文沛的带领下,十几个同学分工一齐投入“战斗”。我们把屋内的东西全部搬出户外。李永俊等几个同学爬上小阁楼。哎!这简直是个灰尘世界,打扫起来,非弄得满头满身都是灰尘不可。这个小阁清理完了,足足运下好几大箩垢物,用了好多盆水。他们下来时,李永俊身上弄得黑脏,口罩也变成了黑色。接着,他又钻进房子里去铺地砖,把凸凹不平的地铺平。沈文沛翻起一块砖时,忽然摸着一团软绵绵的东西。“老鼠!”随着这一声警报般的尖叫,他一个急手就用手中砖头压着老鼠,李永俊接着敲碎了老鼠的头。“这里一定是个老鼠窝!”大家断定说。于是战斗转移到清理鼠害,个个守好位置,以备战斗。沈文沛继续打前锋,他把那几块砖一一揭开了,下面露出个黑洞洞。一连摸出了七只刚长毛的小鼠,于是这老鼠一家灭绝了。

屋外的同学在起劲地洗刷家具,消除垃圾。直到5时左右,屋子内外,全部焕然一新,老太婆由不信任变得满脸笑容,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并且答应以后也要注意经常清洁了。

                      (市一中     张志湘)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3#
发表于 2013-5-28 23:36 |只看该作者
刊载我的作品的《羊城晚报》(1959年1月)

1959年1月《羊城晚报》.jpg (464.46 KB, 下载次数: 0)

1959年1月《羊城晚报》.jpg

点评

依慈  喜欢这只阅读猫.五十年前见过一只主人-写字就动手印梅花的猫,平常只吃饼干,半斤吃一周,是那种可当瓦片使的饼干.  发表于 2013-5-30 22:5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4#
发表于 2013-5-28 23:46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讲普通话》照片(《羊城晚报》)

大家来说普通话(照片).jpg (130.88 KB, 下载次数: 0)

大家来说普通话(照片).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5#
发表于 2013-5-29 01:27 |只看该作者
壮哉!前辈,我也是初三(4)班,1966届,那时与50年代的大气候已是"厄尓尼诺"了.<晚报>是很亲切的报,从2005年至今我试着投稿,为夕阳人生添点彩和趣.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5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5 
UID
28173 
6#
发表于 2013-5-29 11: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张志湘 的帖子

        这是朱婆婆的迪士尼乐园,米老鼠也让你们给砸了,朱亚婆一定百感交杂。
        文革前的事了,以前的同学比眼下的单纯,物质欠丰,少了急功近利的欲念。我家里也有老三届的,老大67年已本科毕业了,印象中那年代的青年人晶莹透亮,不同今日有些尔虞我诈。这是我的感受,如有得罪也算得罪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7#
发表于 2013-5-29 18:57 |只看该作者
文革后77年高考立起的"龙门"让许多精英浦头了,遇上改革大时代,造就偌大名利场,人心从来不古,希望有些精神贵族做下"熊猫"别满街狮虎土狗豺狼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2 18:27 , Processed in 0.10793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