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论坛原创区 “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
楼主: 张志湘
go

“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29 小时 
威望
5451  
金钱
5697  
最后登录
2015-9-11 
阅读权限
帖子
3563 
精华
积分
5451 
UID
4299 
31#
发表于 2013-5-31 10: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张志湘 的帖子

     学长以自己经历,指出了我们现行教育制度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来,都是沿用着这套制度,社会制度的改变,也没有能改变它,可见它的根深蒂固。文革时曾经想撼动它,但目标是另一个极端,所以也是走不通。其实中国那么大,不一定处处都要按照老一套去做,应该允许有一些新的尝试,有比较才能分得清先进与落后嘛。
      我觉得,教育制度的改革,首先是要搞清楚教育的目的,到底我们是要培养书呆子,还是要培养有创造力的人。

点评

依慈  本人认为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封建意识才行,各行各业都只用庸才不用真才,容不得高大郎半分,见杨修必杀,又要埋堆违心做狗腿子,特别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从幼儿园始已"假"为主流.  发表于 2013-6-4 20:4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32#
发表于 2013-5-31 20:44 |只看该作者
平心而论,我的高三理科成绩,还不至于一塌糊涂、一败涂地。数学、物理还可以,只是化学差一点。请看《学生手册》中的成绩表——

高三学习成绩(总评分).jpg (184.01 KB, 下载次数: 0)

高三学习成绩(总评分).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33#
发表于 2013-5-31 23: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1 08:52 编辑



六,课业负担不重   学生健康成长

1958-1959年是一个特殊时期,当时的中学生除了学习文化课以外,还要参加一系列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例如,大办钢铁,制耐火砖,到万顷沙砍甘蔗(及种甘蔗),军训等等。因此,真正上文化课的时间不太多。

总体上看,五十年代的中学生负担比现在的学生轻得多。不少同学上学时连书包都不带,几本书、几个笔记本往胳肢窝一夹,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脚上趿拉着木屐(木拖鞋),甚至打赤脚,就去上课了。老师讲课也很随便。有个制图课老师,姓吴,最喜欢用半边屁股坐在前排同学课桌上讲课,十分有趣。记得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把作业交来!我在你们制图作业上签上我的大名:‘口天’”。

即使是高中生,课外作业也不多。晚上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写完。

年轻人生性好动,体育课是最受欢迎的。刘继明、林泽三、杨文欣等老师都给我们上过课。记得有一次站排时,一位男生不好好站,林泽三老师就批评他说:“你都高三了,过两年就做老窦(父亲)了,仲咁八厌(还这么调皮)!”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夏天的体育课,一般都是游泳。由班级体委带队,在如意坊码头坐小船到对岸的海角红楼泳场游泳。由于无人辅导,也不考试,我去过那么多次,依然没有学会游泳,成为终生遗憾。

下午,一般在四点钟就放学了。这时,球场上到处是学生。我当然也不例外,打打篮球,玩玩单双杠什么的。玩得一身汗,天快黑了,才回家洗澡吃饭。记得当时许多男同学都会在单杠上玩“小振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前后摆动,当双脚在前到达一定高度时,突然往下一甩,双手同时向下按,使身体突然上升靠近单杠,然后双臂伸直撑在单杠上。记得学兄欧阳旭(57届,后来考上长沙铁道学院桥隧系,在西部地区山沟里修路架桥几十年。晚年落户深圳)最会做。可是我怎么也上不去。不知是不是臂力不够所致。

由于高中时加强了体育锻炼,高中阶段是我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初中时,我差不多是班级最矮的,在教室里都是坐第一二排。高中二三年级时就坐到教室的倒数第二三排了。最终,身高定格在一米七。

由于高中时加强了体育锻炼,我们大多数同学的身体素质一直不错。记得有一位叫陈式才的高年级同学,长期保持着广州市中学组男子跳高纪录,成为我校一宝。当时有同学在《一中青少年》模仿《罗敷传》赋诗云:“日出东南隅,照我陈氏楼。陈氏有好仔,取名叫式才”(后面的诗句忘记了)。我班体委杜润强当时就参加过全市马拉松比赛,跑完全程,成绩合格。大学毕业后,我在东北一所中学当老师,校运会上我还和学生一起跑三千米。跑完啥事没有(我的爆发力不行,耐久力可以)。不像现在有的学生,跑800米就晕倒;跑1000米就猝死。虽然我已年过七旬,但至今仍在工作,乐此不疲。走南闯北几十年,从未因病住过院。好了,就此打住。(待续)

点评

依慈  这就是所谓文革前的17年"有机教育"教的和读的都纯品正气又红又专,越往后越走样,到文革时刹那间进化成妖魔了.文革后至今都是功利的"化肥教育",现时的出品离德智体三好越远了.  发表于 2013-6-4 20:58

Rank: 4

在线时间
40 小时 
威望
220  
金钱
219  
最后登录
2019-10-30 
阅读权限
帖子
75 
精华
积分
220 
UID
7274 
34#
发表于 2013-6-1 21:27 |只看该作者
但系依家人地仲有人均4栋楼出租收钱咪一样有饭食,使乜自己种咁辛苦啊?哈哈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5#
发表于 2013-6-4 15:30 |只看该作者
一班忧国忧民的热血好校友们,向你们致敬!今天偶读杂文报一首梁潄溟的旧打油诗,和你们分享:
十儒九丐古时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叫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倘若马列生今世,也需揪出满街走.  如今有钱就香,黑心无德可做官,大儒纶为脂粉客,百姓倒悬当等闲.我们花甲议到从心所欲,外面变差已千年.   不会发帖,在此聒噪请谅!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36#
发表于 2013-6-4 17:41 |只看该作者
曾经因为成绩优秀能够入读一中而骄傲,但是在文革中被喻为"刘**的黑苗子",恍如狼牙捧敲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点评

依慈  当时是天下乌鸦齐呱呱,你已经很能扒逆水了,各种山头文化中利人又利己.我一直都想送两个字,真心话____佩服.你逆境能生存并发挥潜能,今天文理双优.  发表于 2013-6-4 20:41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77 小时 
威望
10510  
金钱
10346  
最后登录
2017-7-11 
阅读权限
帖子
7107 
精华
积分
10510 
UID
32 
37#
发表于 2013-6-4 19: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DeJi 于 2013-6-4 19:58 编辑

在荒唐的年代,知识分子排行第九,而且是最臭的,故称臭老九。

排行榜:

1、地;

2、富;

3、反;

4、坏;

5、右;

6、叛徒;

7、特务;

8、走资派;

9、臭老九。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38#
发表于 2013-6-4 20: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3-6-4 20:17 编辑
依慈 发表于 2013-6-4 15:30
一班忧国忧民的热血好校友们,向你们致敬!今天偶读杂文报一首梁潄溟的旧打油诗,和你们分享:
十儒九丐古时有 ...


什么老九不如狗啊?今天当官的都是大学生呢。中国的问题如鲁迅所说的中国没有俄国式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说中国的知识界缺少知识分子精神。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关怀社会,争担道义,而中国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有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有知识没思想,有学位没有独立人格,把学到的知识用作向上爬到工具,溶入利益集团,成为权贵的奴才。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点评

依慈  对,遍地皆犬儒,无人有骨气,为虎去作伥,臭名长留史.  发表于 2013-6-4 20:35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39#
发表于 2013-6-4 20:43 |只看该作者
LiDeJi 发表于 2013-6-4 19:57
在荒唐的年代,知识分子排行第九,而且是最臭的,故称臭老九。排行榜:1、地;2、富;3、反;4、坏;5、右; ...

我现在才知道“臭老九”是这么来的。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40#
发表于 2013-6-4 21: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4 21:32 编辑


  七,兄弟班情谊深   五十年心连心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市一中实行“兄弟班”制度。简单地说就是高中班与初中班“结对子”,“一帮一”。例如,高三某班与初三某班结为兄弟班;每一个高中同学都要带一个与自己学号相同的初中同学为弟弟(妹妹)。高中班还要派出同学担任初中班辅导员,协助初中班班主任管理班级,组织活动。1958年时,我担任了初一八班的辅导员,同时带学号与我相同的黄伟雄(毕业后去了香港)做弟弟。

辅导员除了上课,基本上要和弟弟班同学打成一片。参加他们的课外活动;与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指导他们写作业等。放学后,还要到他们家中走访,与家长沟通。由于是同龄人,互相之间没有隔膜,“倾得埋”(谈得来),大家关系十分融洽。弟弟班的同学们都喊我做“老张辅导员”。高年级的学生辅导员等于是“副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多了一个助手,也很高兴。当时许多同学的家我都去过。去的最多的是住在恩宁路昌华大街的鲍铿家。他家是一栋三层楼房。地方比较宽敞,家长也很好客。放学后,许多同学都喜欢到他家聚会(当然主要是写作业和玩)。鲍铿比较淘气,后来在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帮助下,有了很大进步。毕业后在广州市百货公司工作。后来去美国定居,与同班同学陈德闻结婚。现在夫妇俩在美国开餐馆。前几年,我还同他们通过电话呢!

我毕业时,由下一年级的潘昭勋(后来他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日报社工作)担任辅导员。但我与这班同学关系甚好。我考上大学后,平时都有书来信往。每逢元旦,他们则寄贺卡给我。记得有一年的自制贺卡,充满涂鸦,用红药水写满各种玩笑话,甚至在信封中夹着糖果寄给我吃,十分有趣。我大学毕业后到东北后,其中一些同学还一直与我保持联系。有的同学在婚姻恋爱上遇到问题,还写信征求我的意见。1990年,我从东北调回广东后,更是多次应邀参加他们班在穗同学组织的活动。潘昭勋辅导员也和我一起参加了这些活动。例如,到东莞市邓湘雯新居作客;到公园聚会;到某老人院看望患有早老症(谁也不认识;一句话也不说)的一位同班同学等等。有时,远在英国的黄美韶还和我通电话,互致问候呢。跨越半个世纪同学情谊,真是难得!



后记

原来打算只写高三阶段生活的,谁知越写越多,把高中三年的一些人和事都写上去了。这样,题目也得改为《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完)

附:1958级初一八班校友通讯录(局部)。为尊重个人隐私,涂去了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请谅。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1.jpg (89.9 KB, 下载次数: 0)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1.jpg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2.jpg (98.2 KB, 下载次数: 0)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2.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41#
发表于 2013-6-4 22:01 |只看该作者
原来高中与初中一帮一的传统有些年头了,当年我们63年初一也是这样,还以为当年为又红又专,为洗净小资情调好恶,为与工农兵打成一片,为放弃斯文做大老粗而新立的措施.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42#
发表于 2013-6-4 22:5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看来,老校友的回忆录还是有用的。这不,“兄弟班”的传统,至少又提前五年。

晚上好!.gif (6.32 KB, 下载次数: 0)

晚上好!.gif

点评

依慈  好中意那文化猫,我属大猫,喜欢小猫,现养了只丑流浪猫.因收养站编号它叫30故取名为"而立".  发表于 2013-6-4 23:24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43#
发表于 2013-6-4 22:59 |只看该作者
您好!晩上自从与校友在论坛上交流,成为一个轻松的学堂,是上夜校学通识科的快乐!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44#
发表于 2013-6-5 22: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5 22:30 编辑
张志湘 发表于 2013-6-4 21:30
七,兄弟班情谊深   五十年心连心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市一中实行“兄弟班”制度。简单地说就是 ...


附件:初一八班通讯录第一页前四名都是辅导员(包括简宜明、蒋赞平)
空格之下,才是学生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29 小时 
威望
5451  
金钱
5697  
最后登录
2015-9-11 
阅读权限
帖子
3563 
精华
积分
5451 
UID
4299 
45#
发表于 2013-6-6 01:37 |只看该作者
    依慈  本人认为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封建意识才行,各行各业都只用庸才不用真才,容不得高大郎半分,见杨修必杀,又要埋堆违心做狗腿子,特别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从幼儿园始已"假"为主流.  发表于 前天 20:48 删除


    今天和财务顾问开会,也聊到我们的教育上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学过的没用,有用的在学校学不到。现在中国现在最紧缺的人才,就是会做假账的会计。因为举国上下,几乎没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是不需要做假账的。但是,就我所知道,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大专院校有开设教人如何做假账的学科。还有,我们的基础教育都是教我们要做诚实的人,不要说假话,这是非常害人的。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可以在公开的场合说真话吗?真话只能偷偷说。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我们的教育实事求是的改过来,以教人如何说假话为基础,然后,把如何做假账、做假数据、生产假货作为科研方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4-25 08:10 , Processed in 0.1065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