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归宿 发表于 2011-6-19 21:18

被低估的塑化剂危险

被低估的塑化剂危险
6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经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检验,在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这是一种有毒塑化剂。



随着台湾塑化剂食品风波愈演愈烈,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塑化剂有毒食品已经蔓延到大陆?”其实塑化剂的风险早就潜在的威胁我们的健康,只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对其一直重视不足。[url=http://news.qq.com/a/20110618/000373.htm][b][color=#1097d5]…[详细][/color][/b][/url]


[url=http://news.qq.com/a/20110618/000373.htm][img=420,330]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167/232/800/52079327.gif[/img]塑化剂成台湾食品最大丑闻[/url]

一,塑化剂无处不在
[table=98%]
[tr][td][/td][/tr]
[tr][td=20][/td][td=628][url=][img=220,150]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245/230/800/52078895.gif[/img]塑化剂导致台湾男人“女性化”?[/url] [align=left]1,邻苯二甲酸酯——最熟悉的有毒化合物[/align][align=left]塑化剂是台湾说法,而大陆一般称为增塑剂,它是塑料制品的伴生品,和塑料制品一起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添加增塑剂可降低塑料的玻璃转化温度,使硬而刚性的塑料变得软且柔韧。塑化剂一般不会与塑料发生化学反应。在各种增塑剂当中,以综合性能佳、价格廉价易得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使用最为普遍。
[/align][align=left]如果浏览过我们之前的专题,你就会发现邻苯二甲酸酯是一个熟悉的名词,它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目前用在工业上的有十四种,其实它也正是之前激素玩具、有毒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因其分子的不稳定性,它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不断从材料中释出,挥发至大气、土壤和水域中,因此,人类会通过呼吸,饮食等各种途径让它进入体内,不过正常途径摄入的塑化剂微乎其微,基本都会在短时间内被人体排泄掉。而台湾饮料中检测出的DEHP就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它被台湾“环保署”列为第四级毒性化学物质。[url=http://news.qq.com/a/20110607/001394.htm][color=#81511c]…[详细][/color][/url][/align][/td][td=20][/td][/tr]
[tr][td=3,1][/td][/tr]
[tr][td=20][/td][td=628][align=left]2,主要危害:致癌风险和影响生殖发育[/align][align=left]台湾爆出塑化剂丑闻之后,民众戏称找到了台湾年轻男子越来越“娘炮”、女性平均初潮时间一再提前的原因,虽是戏言,但二者在医学上确实存在相关性。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它会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而对女性则可能导致性早熟。[/align][align=left]此外,198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致癌性进行了生物鉴定,其结论是:塑化剂是大鼠和小鼠的致癌物,能使啮齿类动物的肝脏致癌。尽管是否会使人致癌的说法到目前仍争论不休,但由于其存在潜在的致癌嫌疑,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align][align=left]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从人体的承受能力来看,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而西方发达国家确实都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定,美国环境保护总局从1982年就停止了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工业的生产,塑化剂只限于在高水含量的食品包装中使用,肉类包装必须使用其他无毒增塑剂产品来替代;瑞士政府已决定在儿童玩具中禁止使用塑化剂:德国在与人体卫生、食品相关的所有塑料制品中禁止加入塑化剂;日本在医疗器械相关产品中禁止加入塑化剂,仅限于在工业塑料制品中应用。[url=http://news.qq.com/a/20110607/001394.htm][color=#81511c]…[详细][/color][/url][/align][/td][td=20][/td][/tr]
[/table]
二,我们是怎样“食用”塑化剂的
[table=98%]
[tr][td][/td][/tr]
[tr][td=20][/td][td=628][url=][img=220,150]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222/232/800/52079382.gif[/img]葛兰素史克陷塑化剂丑闻[/url] [align=left]1,台湾塑化剂风波:作为乳化剂添加入饮料[/align][align=left]2011年4月,台湾媒体报道,当地有关部门在例行抽检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塑化剂(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5月23日,中国台湾首次发现昱伸香料公司为节省成本,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即乳化剂)中,违法添加有毒性的塑化剂,导致9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污染。目前,台湾受事件牵连的厂商近200家。台湾当局宣布10700个超市、量贩店、便利商店,立即将所有含有起云剂的商品下架。截至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公布了最新的“台湾地区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产品名单”,台湾问题产品从6月3日公布的812种上升至945种。[url=http://news.qq.com/a/20110530/000782.htm][color=#81511c]…[详细][/color][/url][/align][/td][td=20][/td][/tr]
[tr][td=3,1][/td][/tr]
[tr][td=20][/td][td=628][align=left]2,通过餐具加热进入食品 [/align][align=left]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黄港住曾在2010年8月至9月期间对3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并抽取了200名市民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99%的血液样本中均检验出塑化剂。黄港住说,血液化验虽无法追查污染源头,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显然塑化剂来源并不仅仅是台湾饮料。[/align][align=left]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凉鞋、塑料桌布、塑料玩具等物品中都含有塑化剂,只是这些物质不与食品接触。但保鲜膜则不同,它不但与食品直接接触,而且塑化剂用量极大,在透明度很高的保鲜膜中,塑化剂的含量甚至达到45%左右。保鲜膜之所以有黏度,就“归功”于塑化剂。不仅如此,使用了塑化剂之后,保鲜膜中的材质分布也会更加均匀、使它变得更透明,我们在微波炉中加热用保鲜膜覆盖的食品,则会使得塑化剂大量迁移到食物中。此外,使用添加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塑料餐具和饭盒对食物进行加热,也都会“吃进”塑化剂。[url=http://news.qq.com/a/20110530/000782.htm][color=#81511c]…[详细][/color][/url][/align][/td][td=20][/td][/tr]
[tr][td=3,1][/td][/tr]
[tr][td=20][/td][td=628][align=left]3,从塑料容器中融入食用油[/align][align=left]油是邻苯二甲酸酯很好的溶剂,它能够直接将其从塑料制品中溶解出来,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历曙光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曾分别采集了市场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厂日期的塑料桶装大豆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以及市场上销售的散装豆油、某快餐店煎炸食物的固体起酥油、居民厨房抽油烟机收集的冷凝油等检测样品进行塑化剂检测,对这些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含有“邻苯二甲酸二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这两种塑化剂是塑料工业中经常使用的酞酸酯类塑化剂,而未使用塑料容器盛装的散装豆油和固体起酥油中,几乎不含塑化剂。由此推定,食用油中检出的塑化剂,主要来源于其塑料容器。[/align][/td][td=20][/td][/tr]
[/table]

三,常见和可能的塑化剂污染
[table=98%]
[tr][td][/td][/tr]
[tr][td=20][/td][td=628][url=][img=220,150]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247/230/800/52078897.gif[/img]众多食品可能涉嫌塑化剂[/url] [align=left]台湾媒体发现中小学校内合作社贩售的彩色卡通橡皮擦,六成以上含有过量的塑化剂,最离谱的甚至超过标准314倍。
[/align][align=left]6月14日,台湾新闻称中国大陆禾博公司输入台湾的姜粉,塑化剂检出量高达3万3100ppm,等于50公斤姜粉中含1.5公斤的塑化剂,这是目前发现塑化剂添加最严重的食品,台湾媒体惊呼“这简直就是在吃塑料”。
[/align][align=left]果冻类,乳果粒,那些加在奶茶里的珍珠丸子等也是塑化剂极可能的污染对象,一定大比例添加塑化剂可以使这些食物看起来更有口感,缩短加工时间。
[/align][align=left]对果汁,果酱来说,添加乳化剂可以使其看上去浓稠诱人,口感浓郁,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对不法商贩来说,廉价塑化剂是乳化剂的优秀代用品——理所当然,各类冲调饮料的粉剂也存在塑化剂风险,例如重庆已经在一些绿茶粉中发塑化剂。
[/align][align=left]在化妆品添加:塑化剂可以用作所谓的定香剂,使香味缓慢挥发,这在之前对有毒香水的报道中已经证明,而劣质汽车香水(固态香水)是使用塑化剂的重灾区。
[/align][align=left]药品片剂,咀嚼片,尤其是水果口味的片剂或者胶囊:果汁加工商贩可能在原材料果汁中将塑化剂作为乳化剂进行添加。
[/align][align=left]食品的包装材料:因为DEHP是脂溶性的,所以用塑料袋或者保鲜膜装肥肉都有可能使塑化剂进入油脂中。[url=http://news.qq.com/a/20110604/000771.htm][color=#81511c]…[详细][/color][/url][/align][/td][td=20][/td][/tr]
[/table]

[align=left]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口欧盟的玩具、服装等各类产品中,因塑化剂被通报就达21起,凭经验判断,大概食品安全也不会太乐观……
[/align]

[align=left]2011-06-19 第 [b][color=#0e7aab]1700[/color][/b] 期[/align][url=http://news.qq.com/a/20110618/000373.htm]今日话题[/url]

如梦令 发表于 2011-6-20 07:45

如此看来,吃喝用——塑化剂几乎无处不在,身处这种年代,我们近乎无处安身{:1_5:}

归宿 发表于 2011-6-20 10:48

{:1_1:}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