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归宿 发表于 2011-5-18 21:56

日本竟下阴手:中国打出王牌俄率先动手了!

日本竟下阴手:中国打出王牌俄率先动手了!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前日本自民党政府曾大力向美国建议,联合俄罗斯组成“日美俄”包围网,围堵正在崛起的中国。报道称,日本《朝日新闻》在以“日本想用楔子劈开中俄”为题的文章中分析指出,中国崛起所激发起的警戒心,正是“日美俄”靠拢的粘结剂。[align=left]   对于日本的这套说法,美国官员在报告中指出:“日本是想把中俄劈开来。”日本真能将中俄劈开来吗?这种想法显然幼稚可笑,说来也巧,就在《联合早报》曝光日本这一计划后日本外相16日对俄罗斯副总理视察北方四岛表示抗议,看来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日俄关系都会走向摩擦和碰撞,南千岛群岛争议始终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因素。对于铁血的俄罗斯和贪婪的日本而言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谁都没有让步的余地,虽然普京在执政初期有意归还两个小岛来实现俄日关系正常化进而利用日本的资金来带动整个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但是如今并不差钱,并重拾雄心的俄罗斯显然不会再给日本人任何幻想的机会。去年10月初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首次登上南千岛群岛后导致双方在领土上的分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外交争端,其后俄罗斯军方在评估俄日在远东海域的军力对比后也适当的加强了在争议海域的军事存在应对日本军力,俄罗斯已把日本当成潜在的军事对手。[/align][align=left]   日本和俄罗斯之间有南千岛群岛问题和中国之间存在钓鱼岛问题,日本贪婪的本性已经造成了其和周边大国的矛盾不断,渐受孤立是必然。相反中俄是全面的战略性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都有非常密切联系和合作基础。在全球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日益严重的今天,美国一再挤压中俄战略空间,中俄战略互助对制衡美国霸权主义有着非常现实的需求,同时在追求全球政治多极化,全球经济改革和政治经济新次序的建立上有着非常一致的利益,双方在地缘政治上以及反恐领域也有非常密切的合作,例如中俄主导下的上合组织,可以有效的制衡北约东扩和美国军事势力在中亚的渗透,对打击地区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也是非常具有威慑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俄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也是非常紧密,这也为双方在经济上的合作贡献了诱人的活力。全方位的考量中俄关系的定位就会发现中俄全面性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双方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需要所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盟友的平等战略伙伴关系,这样的关系岂是日本政客所能离间和劈开来的?显然这种想法就暴露出日本岛国思维的狭隘和偏执,如果日本人有记性就会发现去年中日因钓鱼岛撞船事件而交恶后,当时正值梅德韦杰夫访华,中俄双方就联合发表声明双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相互支持协助以及明确反对以任何形式篡改二战历史和否定二战历史的行为,其实这些话就是对日本人提出了警告,要知道全球只有日本人在篡改和否认二战历史。尔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首次登上南千岛群岛给了日本政府重重一击,造成在日本政府的内外交困。当时就有日本媒体认为中俄双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互动非常默契给日本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和孤立,当然以笔者老看梅德韦杰夫突然登上南千岛群岛主要是为了其在国内的政治前途考量,其次也有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给予中国支持的意味。[/align][align=left]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审视日本计划拉拢俄罗斯以形成美日俄包围中国的阴谋都是那么幼稚和偏执,对于日本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俄罗斯显然并不领情,俄罗斯倒是多次羞辱日本让其难堪,去年俄罗斯总统首次登上双方争议岛屿造成日本政府内外交困,在日本发生海啸期间日媒就报道俄罗斯军机趁机入侵日本领空,16号日本外相又抗议俄罗斯副总理视察北方四岛。虽然日本人的阴谋不会得逞,但是我们有必要认清日本在对华问题上始终是联美制华以及企图拉拢其他势力共同对抗中国,因此对于日本在钓鱼岛,东海海域的动作必须有所警惕和应对措施!![/align]


   如今日本这一阴谋突然被曝光,虽尽显日本幼稚外交的本性,但也暴露出日本对华始终是怀有偏执和敌意的政策导向。关于中日关系,中国一直倡导友好,和平相处,而日本一直阴奉阳违。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国手握王牌可对日本釜底抽薪,中日双方都是对方的最大伙伴,与中国不同,日本经济一直依赖于其高科技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来为本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出口,而由于自身自然资源的缺乏而不得不在高科技原材料层面深度依赖他国。说的明了点就是日本经济的发展需要广阔的消费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在这三方面日本都严重依赖中国,在经济方面中国对日本打牌有很多筹码。现在回头看日本企图拉俄罗斯对抗中国的企图,一方面显示其幼稚,阴险,另一方面日本显然是企图玩火,中国手握王牌要日本难受显然轻而易举!!、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