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28

回访第二故乡

在1968年11月6日,我们广州一中的200多个同学被学校分配到增城县新塘公社做知青。我们被分别安排到禾丰村、九如村和公安村。后来随着政策的改变,大部分同学都返回了城市。如今47年过去了,曾经年轻的我们已经迈入老年之列。但是大家对付出了青春岁月的第二故乡,却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一中校友聊天地”的微信群里,我邂逅了禾丰村的老知青黎建平。“老三届”的共同经历成为我们聊天的话题,校友兼农友的特殊人生遭遇让我们拉近了距离。当我得知他们一群农友准备回生产队探访老农的时候,我们相约而行。
今天,黎建平携太太和曾经在同一个生产队务农的知青回到了禾丰新村探望老队长冯先生。老冯在退休前是我的同事。我们都很熟悉。他们的生产队纳入了广州经济开发区的范围,农民都搬进了新居。大家在老冯的新别墅里欢聚一堂。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32

老队长和老知青,回忆往事畅谈今天,无数的话题。


岁月消逝,友情更深。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33

在老冯新居前留影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34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37

经济开发使老游击区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大家再也寻觅不到流下青春汗水的农田和果园了,迈步在新农村的大路上。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38

农民新村的一隅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41

午后,我们登上了黄旗山,参观这里闻名的华峰寺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44

建好的大雄宝殿
[img]http://www.gzyzxyh.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8/224234hddpnana61qgh1zz.jpg[/img]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45

正在建设中的楼阁
[img]http://www.gzyzxyh.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8/224235y7esxsgdyreqezmb.jpg[/img]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45

欣赏风景
[img]http://www.gzyzxyh.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8/224234dsc9dseh9qvq68va.jpg[/img]

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46

今天真开心。
[img]http://www.gzyzxyh.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8/224236d0je1cbf6uecjdv2.jpg[/img]

依慈 发表于 2015-11-29 00:33

[quote][size=2][color=#999999]嘉嘉 发表于 2015-11-28 22:46[/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3748&ptid=17840][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今天真开心。[/quote]

在将近50年前,这些景只有电影佈景版有,叫咗几廿年的消灭城乡差别的豪迈口号,只有如今才现端倪.{:1_14:}{:1_14:}{:1_14:}

依慈 发表于 2015-11-29 00:50

建金碧辉煌的庙宇,成为景点和摇钱树.

请年轻力壮的僧尼,作成文革后新四旧.{:1_29:}{:1_29:}{:1_29:}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11-29 01:21

旧貌变新颜...

依慈 发表于 2015-11-29 13:07

以前的农村,是脏臭原始的同义词.但内中包含许多生存的智慧和规矩禁忌.农村生活方式粗糙野蛮,不讲什么生活质量,那种对物质缺乏的恐惧,对失温饱的恐惧,缺安全感的心态,代代遗传.就箅住上新屋华舍,许多人都只是厅堂稍整洁,房间被忽略.喜欢囤杂物,囤10年无用也不弃置,我们家就有个典型.当豆浆机电饭煲压力煲及一切杂物,淘汰更新換代下来不丟不卖(1听收购价只值半斤蛋就黑面)如今家里有旧电噐等杂物超1吨.2个旧雪柜旧洗衣机好说歹说送去街道给了义工组织,50双历年积存的鞋分4次才丟弃成功,旧烂家具也丟得曲折离奇,无舍便无得的道理,无法推广普及.{:1_29:}{:1_29:}{:1_10:}{:1_10:}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