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8-24 12:12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color=#555555][font=宋体, serif][size=14px][p=null, 2, left]法国《小日报》报道[/p][p=null, 2, left]  1911年4月16日,法国最流行的通俗类市民报纸《小日报》的报道说——[/p][p=null, 2, left]  1883年12月25日,冯如生于广东恩平,十几岁到美国做工。受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的影响,在1907年,冯如与几位华侨共同努力,在奥克兰出租的厂房中成功研制出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1910年,又研制出一架双翼机。[/p][p=null, 2, left]  1911年2月,冯如带着助手及两架自己研发的飞机回到中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驾驶自己研发的飞机飞行,不幸遇难。他是中国第一位驾机失事的飞行员,也是中国最早的飞行员和飞机设计师。[/p]
[/size][/font][/color]
[align=center][color=#cc00][font=宋体, serif][size=14px][b][align=left](《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align][/b][/size][/font][/color][/align]

依慈 发表于 2015-8-24 14:11

当年文化公园的飞机电玩是游园人土的顶级享受,但经济能力让许多人却步.不知中国有几多人似我直到50岁才坐第一次飞机?但亘有人50岁时连汽车也未坐过.
记得1995年带小保姆搭的士去广州,她讲:我爹妈只坐过马车和拖拉机,我回家要带他们去趟贵阳坐一下的士,太爽了.他们也从未摸过1000元钱这么多,我要把工资4800元全数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摸个够,然后给他们3000块钱建房子.{:1_12:}{:1_9:}

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4 22:22

[b]回复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891&ptid=17454][color=Olive]依慈[/color] 的帖子[/url][/b]

想当年,我也没有坐过文化公园的飞机,后来命途多舛,只计算返中國的旅途,就冒险了十次,看到飞机,真是老生怕怕,这不但圆了当年的飞机夢,还時常发飞机的噩夢.还好,那时坐过园內的风兜,可是现在我都忘了票价,那溜冰又是多少钱?为什么我也没有入过场?我看你的文章,第一手的资料和文彩同樣精彩,使人想起太多的愉快和不愉快的童年往事,我恨你,但是我享受,你是我一中網上的明星,谢谢依慈!

依慈 发表于 2015-8-24 22:47

[quote][size=2][color=#999999]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4 22:22[/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893&ptid=17454][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想当年,我也没有坐过文化公园的飞机,后来命途多舛,只计算返中國的旅途,就冒险了十次,看到 ...[/quote]

黄大师,圣人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因个性使然,我在艰难的几十年中,总会迸发豁出去的勇气.我又欣赏"化作浮坭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人格魅力.更笃信"1条草1滴露珠"的道理.我在-中读书时,有次荡秋千到平抽时想过松手,人生在辄尝苦时就收工,但我迈过去了,又活多几十年,如今甲子回头我约等于1年級的甩绳马骝.我的思想亦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不亦乐乎?{:1_14:}{:1_17:}

依慈 发表于 2015-8-25 01:26

50年代的广州男仔头,直到60年代,他们的飞机梦是放纸鸢和做夹板飞机,几岁的鼻涕虫就会用哥姐的旧本子撕几张来折只巴掌大的飞机,在哈几口气后扬臂顺风推送,可飞成10米远.暑假来了,男孩子劈竹做纸鸢,腊玻璃线.广州的夜空,晚上时常有探照灯光柱,似利剑在空中刺摑扫过.这时是乘凉时段,生性的乖仔帮妈妈手洗碗过衫,我们捉小强喂鸡的游击战也开始,掀渗井盖钻潮臭地捉小强,男仔做苦力,由于功课靠我们成全,女孩子做摘桃派.但我们都好义气,他们十万火急想要靓纸做鸢要豆粉做浆糊要冷饭粘东西要借钱要线碌我们都鼎力帮忙.当他们在屋脊瓦面斗鸢或被父亲修理无饭食,我们都尽力做啦啦队或出微力杯水车薪救下他们的"五脏庙".塞给他们一件饭焦或几十粒蠔油豆.{:1_12:}{:1_9:}这是童年向往造访天际的梦,搭飞机?食10斤大头菜也发不到这美梦.{:1_7:}{:1_7:}{:1_7:}

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5 11:44

[b]回复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895&ptid=17454][color=Olive]依慈[/color] 的帖子[/url][/b]

看人生,看得太透了不定是好事,要有少年之心,看山山似水:看水水似山,用這樣的思維看社會之怪現象,凡事物向好處想,這世界就會變成繽纷多姿.

依慈 发表于 2015-8-25 13:42

[quote][size=2][color=#999999]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5 11:4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900&ptid=17454][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看人生,看得太透了不定是好事,要有少年之心,看山山似水:看水水似山,用這樣的思維看社會之 ...[/quote]

大师有感而发,符合你之擅长,色分七彩,-挥二挥表达够,世现十奇,三单四单闻更奇.{:4_149:}

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5 20:58

[i=s] 本帖最后由 黄公石 于 2015-8-26 10:52 编辑 [/i]

[b]回复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902&ptid=17454][color=Olive]依慈[/color] 的帖子[/url][/b]

文化公園,勾起了在1969年的回憶,我家被打劫(抄家),家里有外幣及球胆,还有海外关係,还不是想投敌叛国?还有医药世家祖传缐装書,即有四舊,要破!人要改造,家長即時优先被安排入文化公园学习班,那年我才十一歲,三哥稍長會做飯,然后我兄弟二人,便每天去文化公园两次,不是坐那兒童飞机,而是给阶级敌人(母親)送飯,人不能走门口,只能在有铁枝的窗户遞飯給愁容滿面的瘦媽,后来就好了,母親和大哥都有资格离开牛棚,不再是牛鬼蛇神,直接被保送到荔湾区体育场-拘畄所,正式形为法律上的階下囚(囚犯-是人),可喜可賀,享受有餐開的待遇,不用再送饭,太好了,只需一次过送日常生活品,冬衣等,准备接受長期的思想教育及体能极限的测试.--黄公石童年泪漬.

依慈 发表于 2015-8-25 21:35

[quote][size=2][color=#999999]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5 20:5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909&ptid=17454][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文化公園,勾起了在1969年的回憶,我家被打劫(抄家),家里有外幣及球胆,还有海外关係,还不 ...[/quote]

有这段经历,肯定刻骨铭心,理解.{:1_2:}我父曾当短期佛山警察局长,文革中是"残渣余孽.那时我和他失联,后来他才在90年代再讲斗争会情形,开始在笫-线挨斗,后来在陪斗后方.他还和女牛鬼蛇神眉来去,死性不改.但无平反无补偿,我从1985年接棒照顾他直至2004年西去,86岁,过完他胡里胡涂的一生.{:1_10:}{:1_10:}{:1_10:}

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6 01:50

[i=s] 本帖最后由 黄公石 于 2015-8-26 10:57 编辑 [/i]

[b]回复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897&ptid=17454][color=Olive]依慈[/color] 的帖子[/url][/b]

你不认识我,但这故事里的男仔头就是我,我当年就是向我大哥(广州艺校学生,由始我走入书画的陷井)索取纸張做纸鳶,母親又有侨汇票买线給我腊,家里因有南风窗,手头略鬆動.常备糖水一煲,在天棚招呼我这班望天人,每当纸鳶出現危机,各人口中便念念有词"六七",纸鸢断线,就火起问候脑無,媽媽总是説,"做咩闹人脑無".有一次,我被误认在隔離屋頂(二楼)执断缐纸鳶時那人,那人,同時还看了沙面派出所所長的愛人的出浴图,当此婦人穿回衣服,上到她家的顶楼(三楼)見到我時就大呼"就係佢!",意指是我看了她全相,真冤啊!,还好,当時还有另一鄰居阿叔住她家顶楼(三楼),明白事理(这几间屋的连接關係),仗仪出面相助,解説从我家天棚(三楼),除非有孙悟空的本事,否則无法去到那婦人厨房的窗(二楼),意指呢條靚仔(我)无此眼福,多謝这位阿叔解困,我铭记在心,后来,我按照台山人的習俗,做金山阿伯返唐山交姻(结婚),也曾考虑过阿叔的女兒,可惜细女阿芬都大我十年而作罷.其实在我那放鳶的年代及我的年龄,加上当年保守的社会风气,不会是我吓死那所長的爱人,而是她吓死我多D--黄公石童年泪漬.

依慈 发表于 2015-8-26 13:59

[quote][size=2][color=#999999]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6 01:50[/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914&ptid=17454][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你不认识我,但这故事里的男仔头就是我,我当年就是向我大哥(广州艺校学生,由始我走入书 ...[/quote]

黄大师,你的故事很诙谐风趣,你今天修炼得如此阳春白雪,你也坦荡荡地回忆花果山年代的“79”步枪和“鹵味档”。当年那些黑瘦奀皮的马骝只只都曳到大闹天宫,但他们是心灵清洁的纯净水,几乎不会有邪念会偷窥冲凉咁下流。当年的少年,绝不让自己成为下流偷窃之人,特别是家境好的人更惜誉如金,就算是饥寒交迫,亦会记牢1饭之恩,有翻身之日会涌泉相报。所以你的故事我欣赏并相信,更勾起大量回忆。
   当年广州台山人因有南风多数叠水,加上台山话好玩(我超中意),台山小孩成为乘凉街坊的调笑对象,又叫他捉只毛蟹仔给阿妈蒸(因语调发音,其实暗含粗口云笨)。街童又成日起哄什么“卯嘢抬抬棺材。。。。。。”之类的屁话撩架打,我家隔离的大狗细狗(音大交细交)2兄弟10岁就逃落香港读书斩脚趾避沙虫怕了那些刁民街童,我却终生着迷粤语和台山话,四邑人讲英语1级棒。{:4_149:}

依慈 发表于 2015-8-26 18:04

[i=s] 本帖最后由 依慈 于 2015-8-26 20:54 编辑 [/i]

台山阿姆都有口金晃晃的真金牙居多,半斤几両的金子在她们处湿湿碎,但她们却悭家成惯性,就算卖烂嘢都目光如炬不让收买佬得着数。买零碎东西称够后还非要再搭1小份。于是街坊就背后唱衰她们,有钱就得,老公成世不返唐山都得,至紧要是钱。我们那附近的人又眼红又八卦,台山阿姆只与乡里相与,其他人都难融洽。有个姓伍的同学,老师在二年级叫写作文“我的家”,他只在图画纸上贴张相片。圆桌上一大盆各式水果,他们4姐弟依偎着笑出棚大金牙的嫲嫲,当年有炫富的意思,成为取笑的诱因。(老师讲不会描文可图画搭够,他贴照片,当年照相超炫富,他们经常照了寄去金山,家里生活水平与其他人先进几十年,家有钢琴留声机收音机,侨汇高级饼随便买成10斤,食到肥头大耳,但学习成绩水皮)。{:1_10:}{:1_29:}{:1_12:}{:1_9:}

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6 22:37

[i=s] 本帖最后由 黄公石 于 2015-8-26 22:59 编辑 [/i]

等到阿媽刚出门,去清平路買餸,我便偷用她曬衣服的長竹杠,爬到屋頂上,去撩断线纸鳶一樣地撩飛機,真不明那去白云机场的飞机也真飞得太低了吧,還好,我当时心一慌缩回竹杠少少,那大飞机一掠而过,否則效果不堪--我没有摔下來.
依慈, 你怎麼知道那個年代,有留声机的?我家那部还是手摇上鏈的,連同外币都是四旧,一声令下"统统拿走!"就这样,这些物品都給那工人纠察队队長用解放牌货车抄家搬走,因酸枝雲石枱和椅子太大就不搬了,媽媽正在侥幸之际,队長手起棍(警棍)落,"嘭"一声,把圓檯中間那有朦朧山水,充滿詩意的大雲石打個稀巴爛,打得好,真爽快!干革命不需要詩意.--黄公石童年泪漬

依慈 发表于 2015-8-26 23:34

[quote][size=2][color=#999999]黄公石 发表于 2015-8-26 22:37[/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932&ptid=17454][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等到阿媽刚出门,去清平路買餸,我便偷用她曬衣服的長竹杠,爬到屋頂上,去撩断线纸鳶一樣地撩飛機,真不明那去白 ...[/quote]

哗,你仲狼过D越南佬,晾衫竹撩飞机都敢.{:1_12:}{:1_29:}我姑妈和那些富亲戚家都有留声机,仲时时开舞会添.你家未够惨,我契娘家仲惨,她和契爷都是北大毕业,留返在广州建设新中国.他们无仔女,连我共契咗4个契仔女.契爷有间西式大屋在海珠北路,前后花园,中间是六角形的3层小楼.楼下是60平方米的餐厅和厨房,3个厕所和3个工人房1个杂物房,2楼有臥室客厅书房2个.3楼是阳台和3间客房.內有许多彩色玻璃的屏门,全夽云石红木家私,契爷父亲是富商,49年走人,这两个书呆子不走.1958年经三反五反到反右,两人划为右派,开除公职.被赶去粤北劳改后才3年左右双双病亡,那美丽的屋连全部细软都充公.在1954年4个儿童在他们处上契时,他们讲以后所有都归我们4个,但几年后一切都归公了,真正的天下为公.{:1_29:}{:1_4:}

依慈 发表于 2015-8-26 23:42

我们4个契仔女毎周有4天都在那大屋玩,每1寸地方都留下我们的童趣,除了不能入书房仆匿匿,我们连契娘的大衣柜都匿.上契时我们有封大利是,1双象牙筷和1夽银碗碟,4夽衣裳代表春夏秋冬和1双皮鞋.等他们离世后,我们曾多次在那屋外张望,文革后4人失联至今.{:1_4:}{:1_29:}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