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8-13 02:00

佛山一民间木雕艺人原木雕出旧版百元钞


梁佬和他雕刻的旧版100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闻摄影报道: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佛山”梁佬自学木雕20年。两个月前,听闻100元人民币将出新版,为纪念旧版样式,梁佬用一整块原木雕刻了一块1.3米长的旧版100元人民币以作留念。
  梁佬全名梁海源,今年70岁了,江门人。然而,梁佬一直认为自己是“老佛山”。“我1945年出生,那时还没有江门的建制,我年轻时就跑来佛山了。”
  8月10日,记者来到梁佬工作室。长1.3米、宽0.52米的旧版100元人民币木雕摆在室内最显著的位置。与右下角的真100元人民币相比,木雕版的人民币色彩微微更深一些,但从花纹样式到着色深浅都与正版相似,连一些细微的纹路、叠加的图案都惟妙惟肖。
  梁佬告诉记者,2个月前从朋友那里听说,2015年新版100元人民币将开始印发,于是冒出想为旧版100元做一个木雕留作纪念的想法。不过,真正操作起来可不容易。为了弄清楚细微的纹路,他拿一张真版百元人民币扫描、放大成与木雕同比例的样板,再根据样板来制定方案。“小小一张人民币,每一个部分都要做一个方案,我做了4-5个方案,把各个细节叠加的图案搞清楚,一个图案雕一遍,再在原基础上雕刻叠加的图案。”
  梁佬表示,木雕上人像是最好雕刻的,反倒是一些细节纹理很难雕刻,仔细看每一笔都不同,“特别是右上角的深红色镂花,几个图案叠加在一起,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有放弃的念头了。”不过,历时两个月的日夜赶工,“100元”还是如期完成了。
  梁佬文化程度不高,小学都没读完,12岁左右学了木匠手艺出去“闯江湖”,就凭着这份手艺把4个子女带大。20年前,4个子女都成家立业后,梁佬想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于是,木匠出身的他转而自学起了木雕。他自己到图书馆借书,自学毛笔、绘画,加上自己的实践,终于创出一种属于自己风格的木雕技艺。
  “不过,培养接班人这个愿望,到现在都没有实现”,梁佬落寞地说,如今自己的孩子也不愿继承这门繁琐的技艺,外人有经济实力的不想学,没经济实力的为挣钱奔波,也难坚持学下去。一身技艺后继无人,实在是一种遗憾。
  (报料人陆先生,三等奖100元)
[align=right]张闻[/align]<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佛山一民间木雕艺人原木雕出旧版百元钞》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依慈 发表于 2015-8-13 14:04

[quote][size=2][color=#999999]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8-13 02:00[/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620&ptid=17398][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梁佬和他雕刻的旧版100元

羊城晚报讯
[/quote]

最后1段道出了手艺失传的原因.无钱的为口奔忙,有钱的不屑辛苦.难道要万万中寻1个梁叔这种有心人来传承?学得来都黄土到眉毛耳聋眼蒙.政府有心有力应选拔有悟性灵性的人.保证他们的生活,把宝贵技艺精益求精.整个社会才不至于毛糙又失恒.{:1_29:}{:1_10:}

依慈 发表于 2015-8-13 14:24

50年代曾与1个广绣作坊同生活在旗下人大屋内.那时很尊重广绣艺人,鼓励他们收徒,大中小徒弟按技艺分班,有底薪保障.工厂学徒做到成身臭汗花面猫才8元/月的冿贴,但绣花学徒大徒弟有30元/月中徒18元/月小徒也有10元/月.干净企理月月考核,成就晋级犯错1次降级3次开除.大徒弟除谷龙谷凤外,所有工序会绣,包括落金线银线边.中徒会绣所有陪衬小徒会绣树叶花叶穿各色丝线针几千次,服侍师傅捶背挠背冲茶买宵夜.每日工作12小时.大师级月月去纪念堂开茶话会,"五一"及国庆戴大红花,医疗10足报销配给制时享受教授級待遇.师傅也分大中小,小毎月100元中150元大200元.当时市面人均工资才30元.现在政府荷包胀满,却倒退.{:1_5:}{:1_5:}{:1_5:}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