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3-14 16:35

胡蝶的广东情


最后的归宿——加拿大胡蝶墓




电影皇后蝴蝶


蝴蝶访苏


蝴蝶与丈夫潘有声结婚照


蝴蝶的广告词


蝴蝶与梅兰芳访欧

□陆惠东
  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电影皇后胡蝶,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但是,作为广东人,她的广东情你知道吗?
  胡蝶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影星,虽然广东籍的明星出过不少,但没有一个像她这样名声显赫。她的一生,贯穿在中国电影早期历史中,从默片到有声片,都有她的身影。1925年登上银幕后,一直到1966年,41年共拍片近百部,塑造过多种角色。与她一起出镜的女性中,张织云、杨耐梅晚境凄凉,阮玲玉含冤自尽,陈云裳急流勇退……在民国史中,她三次当选影后。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息影九年的她还投入到李翰祥的《后门》中饰演女主角,老将出马,立即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这时她已经年过半百。1966年,她拍完《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才息影,1975年到加拿大定居,改名潘宝娟,在好友刘慧琴帮助下完成《胡蝶回忆录》一书。1989年4月23日逝世,临死前,她说了一句话:胡蝶要飞走了!
  壹
  她九岁在广州培道学校读书,一口流利的粤语,后来走上银幕,与开放的环境分不开
  胡蝶,原籍广东鹤山,1908年在上海出生。顺便讲一句,二百年前上海开埠的时候,大批广东人去到上海,在那里创业,先施等三大百货公司都是广东人开的,“广东音乐”这个名称,也是由上海人叫起的,以致今天的上海,有270万广东籍的上海人。
  1938年,正当胡蝶走红的时候,有个作者叫“我知”,在《电声》杂志7卷11期上发表一篇题为《胡蝶原籍满洲本姓崔》的文章,文中说:“胡蝶之前,她的父、祖、曾祖等都姓崔,所以胡蝶的原姓实在是崔。民国肇兴满清崩溃,满洲人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旗人,胡蝶的父亲便自称自己是粤籍,父亲以道地广东人自居,胡蝶自然也以自己为广东人自居了”。这种七十多年前的说法流传甚广,一传十,十传百,一直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此说。
  由于历代战乱,鹤山的确有许多北方移民,如今天鹤山龙口镇的“源”姓,就是北方的鲜卑族,可是胡蝶家族也是迁移过来的吗?据江门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夙群研究,不是这么回事。他说,鹤山古劳镇坡山水寨的胡姓,是雅瑶镇古蚕村的胡氏,是粤北南雄珠玑巷迁移过来的。据当地族谱记载,古蚕原先是宋徽宗期间汴京也叫珠玑巷的移民。可见,这里胡姓是汴京胡氏后代的子孙,迁移到此已经近900年,并非东北满洲人氏。
  胡蝶小时候,曾经随父亲回鹤山祭祖。她的父亲胡少贡,是京奉铁路总稽察,只生一女,考虑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又娶了一个,生下四子一女,这是后话。
  胡蝶一直没有忘记她是广东人,在回忆录中她说,“九岁那年,父亲辞去了这个不大不小的京官,全家回到了广东……鹤山是我的故乡,逢年过节也随父母回去祭祖,记得那里的祠堂,女性是不准进的,据说也不上宗谱,但以后我成名时,名字又破例地列入宗谱。”
  胡蝶后来在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学一口流利的粤语,她后来走上银幕,与广东地区开放的环境分不开。以致她后来考“中华电影学校”,原因是“以广东人居多”,“可能因为广东地处沿海,跑外洋的比较多,思想上比较开放,并不认为当电影演员有什么不好”(《胡蝶回忆录》)。在她以后的电影生涯中,广东侨乡孕育的性格处处给她的事业带来了方便。如电影公司三大巨头的张石川脾气暴躁,但从来未向胡蝶发过火,胡蝶说,“原因是他每次向我讲解剧情,我都细心听,并领会其精。”作为潮州籍的导演郑正秋,经常吸鸦片并迟到,可胡蝶常常先化好妆,坐在摄影棚等他,结果郑正秋自我检讨,“迟到是不对的,希望大家都学胡蝶”,后来果然没有再迟到。胡蝶为什么如此,她记住侨乡出生的母亲教她的一句话:要洁身自好。几十年来,她就是这样完成她的银幕角色。
  贰
  拒拍《胡蝶游东京》,奇女子助她逃离敌占区香港回广东
  胡蝶去完苏联,回来就与潘有声这个商业的精英完婚,她很爱她的丈夫,准备息影来完成一个女人相夫教子的义务。1935年,她和明星公司合同已满,辞职书递上电影公司之后,张石川与编导周剑云(曾与她一起到苏联领奖)极力挽留,因为这时胡蝶的声望可以说惊天动地。胡蝶是在明星公司发迹的,这时也不好意思推搪,留下了。拍了《永远的微笑》后,片子不那么多了,她打算慢慢退出影坛,与丈夫过平静的家庭生活。可是,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战争残酷地开始了,尽管中国军队英勇抵抗,11月上海还是失守了。潘有声这时在香港,胡蝶立即举家迁往香港。
  香港的平静日子没过多久,很快也被日军占领了。本来工资很高的潘有声再也没有上班,在家里陪着胡蝶。这天,一个日本人上门了,他叫和久田幸助,寒暄之后直奔正题,要胡蝶为“大东亚共荣圈”拍些片子,胡蝶一听,立即客气地回绝了。她并不是什么政治家,但中国人的本能使她知道不能为侵略者服务。几天后,她根本想不到,京剧大师梅兰芳也上门了。在苏联领奖时见过他,如今他也来了香港。胡蝶惊讶地看到梅先生蓄了胡子,一问才知道,他决心不再演了,在祖国遭受异族侵略的时候。佩服之余,胡蝶还惊喜地从梅先生那儿知道,广东惠阳一带有支东江游击队,正在想办法从日寇手中抢回一批文化人。
  胡蝶的心飞回内地,可是,东江游击队怎么联系,她一概不知。
  两天后,日本人又来了,这回说要她上东京,拍一部“风光片”——《胡蝶游东京》,胡蝶推说,这事以后再说,因为自己已经有几个月的身孕。
  这个日本人——和久田幸助虽是日本军方派来的“特务”,却是有一定正义感的日本军人,战后他写了《梅兰芳胡蝶战时在香港》,提到他与胡蝶与梅兰芳都是好朋友。和久后来帮助许多文化人包括胡蝶离开敌占区,又被日本宪兵抓去坐牢,后被遣送回国,所以战后他不是“战犯”,战后胡蝶多次到日本看望过和久。
  胡蝶他们当然不知道,惠阳的中共方面领导人廖承志领导的游击队,已经在香港“抢回”郭沫若、夏衍等一批文化人,梅兰芳、胡蝶也在他们的下一步计划之中。胡蝶他们不知从哪儿知道这个消息,立即整理、变卖家里的东西,随时准备回内地——广东地区。
  一天半夜,家里的门被敲响,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出现了,原来她就是杨惠敏,1937年越过苏州河把国旗送到上海“四行仓库”广东将领谢晋元手里的那个奇女子。她来通消息,让胡蝶准备行装,随时准备出境。胡蝶欣喜若狂,可担心罗湖桥能不能过。杨惠敏告诉她,东西要少,走山路。虽然说少,也收拾了几十箱。
  按照杨惠敏的吩咐,1942年8月27日天蒙蒙亮,夫妇一前一后,还有胡蝶的老母亲以及两个孩子,一起离开家门,到巷口的时候,杨惠敏和一个精壮的汉子已经在巷口等着,随着汉子,一家人向着山间小路而去。走了不远,杨惠敏告别了,她要回城,安排把几十箱东西运走,然后在惠阳或粤北的曲江会合。
  前面又出来一批汉子,是中共派来迎接他们的游击队员,还带来一副担架,让她母亲坐的。
  在自己人身旁,胡蝶感到安心。到了惠阳附近一个小村,被安排住下了。虽然胡蝶还惦念那几十个箱子,但杨惠敏去办,一定能办妥当。
  在小村住了几天之后,来了一辆汽车,游击队要把他们接到曲江。因为广东省政府已经因为日本侵占迁到韶关,离韶关十多公里的曲江也属于韶关。一路上,胡蝶目睹了韶关一带的百姓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生活惨状,更使她认识到日寇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她虽然是广东人,长期在上海生活,见惯了灯红酒绿大场面,不知家乡这么多的人还在受难,感触特别深。
  毕竟是个名人,汽车开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没想到一大批政府人员、记者、群众在路旁恭候她,还有一幅标语“热烈欢迎影后胡蝶女士的到来”,场面令人感动。
  胡蝶对记者说,“我在这里受到那么多人的欢迎,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拒绝和日本人合作,这只是一名中国人所应该做的事情而已,这本身并没有什么,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这样做的。与那些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而与日本侵略者作着殊死斗争的战士相比,我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应该受到大家的这种礼遇。我这次逃离香港的消息在四处都传扬开了,借这个机会,我郑重地向大家宣布,我胡蝶虽然只是一名演员,但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会义无反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来。”  
  记者们再问,这一路上看见什么,有什么感想?胡蝶非常从容,她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应该是我一路上最大的感想吧。”胡蝶沉重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这一路所经历的艰辛,我想大家可以想象得到的。只是那种国破家亡,满目疮痍的情景,至今让人想起来仍感到痛心。我依稀地记得,在我们回到曲江的路上,许许多多的人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出走,他们的目光是茫然的,他们不知道路在何方,在他们身上,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头,生与死,也许就是一线之间的差别……”这番话使在场的人眼睛润湿。
  叁
  “想不到胡蝶女士有一副菩萨心肠,真乃爱国义士!”
  第二天,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胡蝶从香港回来的消息,无数百姓为这个柔弱的女子表现出来的伟大胸怀而感动。在曲江,乡绅们集资给胡蝶建了一个家。她那几十箱行李能不能运到这里,使她一直忐忑不安。
  一天,广东省政府李汉魂将军和夫人来到她家,带来了三万法币,说:“胡蝶女士,难得你这个弱女子也有这样一份爱国之举,曲江这地方太过偏僻,我想你的生活一定不大方便,你的行李也还没有运来,这点钱先收下,也算政府一定心意吧。”
  胡蝶非常感动,对李汉魂说;“政府有这份心意已经让我感激不尽了,胡蝶虽然不是出身名门贵族,也算是家有薄财,从影这么多年,因为有些虚名,还待遇丰厚。因为如此,我对下面民情知之甚少,这次看到贫民们逃荒之事,不如把这给更需要的贫民,也算我对他们一点心意。”
  李汉魂也激动起来,“想不到胡蝶女士有一副菩萨心肠,真乃爱国义士!”  
  曲江地处交通要道,日军一直对其虎视眈眈,不知何时会发动进攻。胡蝶也想到再次撤退,但她的行李未到,如何是好?按平时算,最多十天半月杨惠敏就会到,莫非出了什么事?
  事情的确如此,杨惠敏和胡蝶匆匆分了手,立即和未婚夫赵天将几十个箱子放在数条渔船上,平安地过了罗湖桥。到了惠阳,没想到胡蝶已经到了曲江,杨惠敏雇了几辆马车往曲江赶去。到了一个小镇,找了间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半夜,来了一帮土匪。因为杨惠敏考虑还要赶路,没把箱子卸下。土匪大喜,赶忙过来套好马车准备拉走,客栈老板和赵天知道立即上前去阻拦,还说着好话,土匪毕竟是土匪,从怀里掏出枪就向老板和赵天射去,两人当场毙命,土匪急匆匆走了。杨惠敏悲痛欲绝,感到无颜再见胡蝶,不敢再到曲江,径直上重庆去了。
  这一切,胡蝶是不知道的。她在曲江住了一段,还是怕日本人再打来,于是和丈夫商量,赶快离开曲江。半个月后,到了当时抗日的后方广西桂林。
  肆
  “对于人的生活琐事,虽有讹传,也不必过于计较。”她用自己的理性与智慧闯过社会舆论这一关
  胡蝶的一生,有一段日子被人传得沸沸扬扬。说她与特务头子戴笠有过一段情。这件事首先是由沈醉先生提起的,他说,“同居时间最长的要算胡蝶,从1943年以后,胡被他所占据”,后来的作者就根据这个说法生安白造,弄出无数跌宕缠绵的故事。可是,这段话仅仅属于孤证,在台湾后来出版戴笠的书中,没有一本提及这件事。试想,胡蝶1943年才到重庆,1944年还参加《建国之路》的拍摄,何来几年同居之有?沈醉当时还写了与戴笠有来往的还有“重庆话剧名演员白杨……电影演员陈云裳……”这些话后来证明全部是虚构。为了使潘有声被戴笠霸妻的事有个交代,沈醉说“胡的挂名丈夫潘有声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自从老婆被戴笠占有之后,他在美人和金钱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决定宁愿牺牲老婆”,这段话应该是沈醉编出来的,在1980年再版时,他就把这段文字删去了。而在胡蝶自传里,对所谓与戴笠的事情一字没提,她只是说,“我和有声感情融洽,从未曾因为任何小事起过口角”,直到有声去世,胡蝶一直陪在他身边。
  胡蝶对于谣言,曾经展示过她的勇敢,1931年9月,胡蝶随剧组到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啼笑因缘》三片的外景,人在途中,发生“九·一八”事件。她回到上海,没想到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在报纸发表两首打油诗,其中之一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这首讽刺张学良在国难当头还和胡蝶等跳舞,无心抗战。胡蝶感到事态的严重,11月2日《申报》发表《胡蝶辟谣》,其中说,“蝶也国民之一分子也,虽尚不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当国难之时与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真狗矢不食者也”,她用自己的理性与智慧闯过社会舆论这一关。
  这回对于与戴笠的事,她还是侧面说了一段话:“关于这一段生活,也有很多传言,而且以讹传讹,成了有确凿之据的事实。现在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龄也算得高寿了,但仍感到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对于人的生活琐事,虽有讹传,也不必过于计较,只要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读者回响
  责编先生:
  
  读了贵报上星期六《羊城沧桑》版珊依写的《家住越秀山下》一文,很精彩,我亦有同样的感受!
  但有一点在时间上搞错了:伏罗希洛夫(我们当时叫他伏老爷爷)是在1957年4月来广州的,而越秀山体育场的踩踏事件却是在当年的11月7日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举行大型烟花燃放晚会时发生的,不是在伏老爷爷访问广州的当天晚上发生的。
  祝《羊城沧桑》办得更好!
  
  热爱晚报的广州市民  
  陈汉明  
  2015-03-11  
[align=right]陆惠东[/align]<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胡蝶的广东情》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依慈 发表于 2015-3-14 17:41

[quote][size=2][color=#999999]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5-3-14 16:35[/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606&ptid=16805][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最后的归宿——加拿大胡蝶墓


[/quote]

小时候住的-带有许多旗人,亦有许多俗称旗下大屋的四合院.里面照壁厢房重重叠叠似迷宫,我1个表姐为避上山下乡嫁咗个旗下人.这旗下人见到我们总谦恭得做作.虽国父推翻清朝毛又胜蒋城头大王旗早換成五星,但旗人的自卑受歧视低调还根深蒂固,他们当自己是原罪人,_听阿伯讲古旗人杀尽十八甫就无鞋拉屐躲,似慌住当场被汉人熔咗做替罪羊_样.同学中老师-再灌输平等教育,但旗人都耻于承认,从不主动表明.又争住做学校脏重的活.后来文革破四旧他们是重中之重,到分派别时恰有_派叫旗派,他们又跳出来澄清不关他们事,很好笑的沧桑往事.{:1_12:}{:1_9:}

62桃李 发表于 2015-3-15 14:46

[i=s]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5-3-15 14:59 编辑 [/i]

[size=4]胡蝶女儿叫胡友松(女婿是李宗仁).[/size][size=4]
[/size]
[size=4]
[/size]
[align=center][size=4]
[/size][/align]


作家卢华 发表于 2015-3-17 12:36

[i=s] 本帖最后由 作家卢华 于 2015-3-17 12:40 编辑 [/i]

[b]回复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607&ptid=16805][color=Olive]依慈[/color] 的帖子[/url][/b]

现今女演员或多或少都与当组织大官、政法委大官、发改委大官、政府首长大官、军队大官、公司大老板有那么样关系,是当的优良传统泥咖。对几十年前开放的民国,胡蝶影后为什么要求她不能与军统大领导戴笠有肉体关系?教她如何生存?连康生介绍给茅主席娶的夫人水旗手都不是处女身子嫁入的,她在民国时期都与好几个男人有肉体关系!大家要放开纠结,不要计较故人胡蝶的私生活嘛

依慈 发表于 2015-3-17 12:52

[quote][size=2][color=#999999]作家卢华 发表于 2015-3-17 12:36[/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658&ptid=16805][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现今女演员或多或少都与当组织大官、政法委大官、发改委大官、政府首长大官、军队大官 ...[/quote]

胡女士是命硬调皮又韌皮之人,经得住风浪变故,若真是旗人底那真是:

旗人来自大草原,骑马架鹰跑得欢.
杀入中原成气侯,大汉俯首要称臣.
本来阿旗生阿奇,亦有阿奇生阿怪,
沧桑今来讲旧亊,半是冷屁半传奇.{:4_149:}

作家卢华 发表于 2015-3-18 10:34

[b]回复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660&ptid=16805][color=Olive]依慈[/color] 的帖子[/url][/b]

好的新体诗词!赞!

依慈 发表于 2015-3-18 13:19

[quote][size=2][color=#999999]作家卢华 发表于 2015-3-18 10:34[/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680&ptid=16805][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好的新体诗词!赞![/quote]

我读书少无学历又偏中意"大回南',多谢坛上学友,作家包容我的老妪狂.{:1_12:}{:1_9:}{:1_14:}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