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的
讲话,在这次会议上,他决定炮轰金门 第二次台海危机,杜勒斯策划“划峡而治”,蒋介石不屑一顾
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在大陆沿海岛屿骚扰和破坏,也为了配合中东地区反美侵略斗争,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大小金门实行猛烈的炮击,第二次台海危机从此爆发。
金门炮战打响之初,美国第七舰队决定为国民党军护航,在台湾海峡推行战争“边缘政策”,对大陆意在“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时叶飞请示打不打美国军舰?毛泽东当即命令:开炮!当美舰护卫着“国军”运输船队还没到金门料罗湾,解放军头一轮炮火打过去,美舰便立刻调头逃跑,根本顾不得“国军”了。随后,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共同防御条约》不包括金门、马祖,逼压蒋介石放弃。美国政府遂决定改战争“边缘”政策为“脱身”政策,而“脱身”政策与其蓄谋已久的“划峡而治”的险恶用心又是联系在一起的。9月30日,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放出风说,如果中国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劝说蒋介石撤出金马。显然,美国政府企图以抛出金马来换取中国大陆让步,以分割台湾与大陆的最后一点联系,在台湾海峡划出一条永久停火线,从而达到“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目的。
毛泽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家眼光,敏锐地觉察出了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指出台湾当局若放弃金马,势必造成台湾与大陆相隔得更远,扩大台湾与祖国分裂的状态,将更为不利于统一祖国。金门炮战自8月23日开始至9月3日,经过10天的陆上、海上和空中的全面封锁作战,金门已成为一座孤岛裸露在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重重包围之中,如果此时解放军发起渡海登陆作战,拿下金门岛将不成问题。然而就在解放军前线官兵企盼这一时刻到来时,毛泽东却作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暂停对金门岛的炮击。”
从此以后,金门炮战变成了长期化,单日打,双日不打,逢年过节还宣布放假,停止炮击,使两岸紧张局势逐渐走向了缓和。
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与毛泽东产生了“共鸣”,并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1959年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语出惊人:“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因为他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是“不含糊”的。
1960年5月2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特别强调:“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中。”毛泽东的这句话被会议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工作的总方针。随后,周恩来提出了颇为宽松的四点具体意见:一是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均委于蒋;二是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系由中央拨付;三是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侯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四是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周恩来还请有关人士将“奉化庐墓依然,溪口花草无悉”的照片寄给蒋介石,指示统战部门安排住在上海的蒋介石的内兄做政协委员,并要求他们照顾好蒋介石在浙江奉化的亲属。
可以说,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美国“两个中国”政策的问题上,共产党与国民党、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不自觉地想到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