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5-9-3 15:57 编辑
一份弥足珍贵的革命回忆录: 战斗在德庆的第四战区第134战时工作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学生抗日运动在广东省委的领导下蓬勃发展。1938年1月1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成立。广州市一中的同学在学生自治会主席朱荣的带领下参加了“抗先队”。同时,20多名同学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广州市高中抗先队员50多人响应党的号召,抱着报国之志,满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跟随抗先总队战斗。市高中被编为抗先西江区队第一中队,谢永宽担任党的领导工作,孔昭銮被选为中队长。 抗先队在广州芳村集合编队后,经佛山、西南、河口、黄岗挺进西江。于25日安全抵达四会县城。在四会县城凤凰村进行了整编,编为40多个队,每队15人,分别开往东、西、北江各县开展和组织宣传教育,动员群众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时,根据省委决定,全体抗先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战时动员委员会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 抗先西江区队第一中队被编为4个战工队。125队由谢永宽任队长,派往广宁县;127队由黄启仁任队长,派往高要县;161队由桂松荣、潘永康任正副队长,派往云浮县;134队派往德庆由孔昭銮任队长,副队长谢启时,队员有赵启良、丁烈辉、吴应仪、李永桢、伦若陶、谭根据、许桂芳(女)、戴卉菁(女)、伦美容、还有孔月华(女)、青年工人彭秉勋、陈秉文和邢森庄等共15人。队里建立了中共支部,支书由孔昭銮兼,支委赵启良和丁烈辉。10月底,从四会会城出发,步行至肇庆,转搭船到德庆。战工134队的队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他们与县党部和县政府接头后,即参加国民党抗日自卫团的政训工作。他们深入连队,与官兵共同生活,个别谈心,上政治课,讲抗战形势,讲***的《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投降论。从而提高士兵的政治觉悟,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不仅教育了士兵,而且通过士兵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日必胜的道理。 他们在抓紧政训工作的同时,还深入农村,有计划地巡回在官圩、高良、莫村、金林、悦城等圩镇,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唱抗日革命歌曲,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向群众演讲,出墙报,贴标语,深入农民家庭访贫问苦,启发教育群众,使群众觉悟起来,主动支援抗日战争。 战工134队的队员们,大都出身于富裕家庭,生活较好,不少人都有升学机会和其他出路。但是当国家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放弃个人的利益,投身于抗日战争的革命洪流,同甘苦共患难。当抗日救亡运动热潮在德庆山区汹涌澎湃掀起的时候,抗先总队长陈恩到德庆视察并指示,应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派人到德庆西北与广宁接壤的山区,选择重点组织人民武装,争取和感化当地武装力量与战工队合作,把矛头对准日军,坚持抗日战争,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行径。必要时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正当着手计划实施之际,1939年2月,战工134队奉上级命令离开德庆,到韶关集中待命。
/ 孔昭銮 赵启良
( 粗体字的姓名为一中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