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5-6-2 17:46 编辑
今天收拾书柜,翻出一大叠手稿,不禁让我回忆起一段旧事。 在80 年代中期,我在镇工交办公室担任会计主管。当年镇里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镇水泥厂是全镇最大的镇办企业,在全县也有名次。但是这个企业连年亏损,换了几个厂长也扭转不了局面。这情况引起了镇政府和县乡镇企业局的重视,县审计局派来了工作组彻查原因。县审计局工作组采取封闭式审计。经过2个月的查帐,发现水泥厂的库存材料有巨大的缺口,帐实不符,光是石灰石进货数量就比库存数量多了十多万吨。这令镇领导很震惊,准备对上任一年多的黄厂长扣押,追究营私舞弊贪污罪。黄厂长大喊冤枉。面对县级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结论,镇领导觉得不能草率行动,就组成了镇的查帐小组重新复核审计。查帐小组由纪检、监察、财政、司法、工交办等部门干部组成,我也是成员之一。 我们进驻水泥厂以后,翻查帐目,工作量浩大。虽然组成查帐小组的成员队伍庞大,但是实际进行查阅的只能是熟悉会计业务的我们几个会计人员。繁重的工作任务紧迫的时间安排压力很大。我们日以继夜地钻在会计帐本和凭证中,不放过每张单据。记录资料的工作是我负责的。我白天认真地查阅和记录,晚上在昏黄的电灯下分析获得的资料,使用文字和表格审慎地写下自己的见解。当年没有电脑,我往往忙到深夜。 过了一段时间,工作没有取得进展,也无法下结论,不少同事有了疲惫厌倦情绪。但是我相信只要是有错误就必定会发现线索的。我不厌其烦地翻阅着记帐凭证。某天,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在当月的材料进入记录中,每个月都有两叠分别入帐的进料单的呢?计算这两叠进料单的数量,基本是相同的。因为水泥厂生产、销售核算业务量大,设置了几个会计分工负责不同的环节。我马上把核算原材料的会计员找来问话。他向我解释,前面的收料单是进料用的,后边的收料单是月末汇总的数字。我明白了,本来在月末汇总是应该使用汇总表的,但是这个会计使用了收料单,相同的单据让审计局误认为是进料数量了,也就是说他们把进料数量重复计算了一次。我批评了这个会计对业务的不规范操作,并立即向镇查帐小组负责人汇报,组织大家重新对有关资料查核取证。 经过了再三查询、计算、核实、研讨阶段,由我执笔撰写了《关于永和水泥厂会计帐目的调查情况报告》,镇查帐小组负责人如实向镇领导班子汇报,终于取得了共识:审计局的报告的确是重复计算了原材料的入库数量,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贪污舞弊行为。这个结论还黄厂长和他的领导班子一个清白,没有委屈一个同志。我严谨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大家的赞许。 次年水泥厂承包给职工林先生了,黄厂长被调动到镇政府建设规划部门工作,成为我的同事。往后十多年里我们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为镇的经济发展而努力付出着。
201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