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5-5-26 11:11 编辑
婆媳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是联姻把她们联系在一起。她们各自有着几十年的不同生活习惯和不同性情。虽然成为了一家人,但是她们彼此难以走进对方的心里,难以相知相依。所以婆媳关系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家庭难题。 我是在务农的农村结婚的,家婆是个“童养媳熬成婆”的典型农妇,经济大权在握,家里一切她说了算,连家公也惧让她三分。在这个14人吃饭的大家庭,即使我风雨不改地参加集体劳动,很努力地学习做家务,任劳任怨,她对我这个大城市来的新媳妇还是百般的不满意。连我回广州探望父母休歇几天,她也认为我是在偷懒。我不敢与她争辩,把我的烦恼告诉妈妈。妈妈教育我说:“她是个村妇,没有文化,你是个有文化知识的人,不要与她计较。”妈妈的开导让我豁然醒悟。从此几十年来我没有与家婆争拗过一句。管她说什么呢,我心里自有主意。 结婚一年以后家婆就主持分了家。她对我丈夫说:“你们两个读书人,你老婆软手软脚的,不会养猪不会打柴割草不会落芋田(自留地),能够养活自己就不错了,不指望你们养我了。”分家以后我们夫妻齐心协力把家庭经营得很好,虽然生活困苦却也不依赖任何人,不缺吃不缺穿,还修建了两个房间扩充了住宅。几年以后我们分别被招工了,成为居民户离开了农村,吃上了国家粮,过着工资一族量入为出的日子。 家婆自从分家以后就对我们不管不顾,从来没有送给过我们一把青菜,没有给我的孩子买过一枝铅笔一件衣服,没有询问过我们有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我们没有与她计较。三个小叔子除了当兵的小叔子结婚是自己操办之外,另外两个在农村的小叔子成亲都是我们夫妻协助操持的。每次回乡我们都是大包小包的给他们送食品和礼物。丈夫家五兄弟五妯娌和睦相处获得乡亲称赞。 直到家婆年老痴呆患病去世,我也想不起一句她对我称赞的话。我明白她顽固地认为我这个媳妇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在她眼里我是个不能担不能抬纤瘦柔弱阴声细气的女人,与她期待的身板壮硕挑担健步如飞打得吃得的媳妇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所有的贡献也不能遮盖我的缺点,我只能徒叹奈何了。 我认为婆媳良好关系的关键首先是家婆的态度。一个年轻女子初到一个新家庭,除了丈夫以外对所有家庭成员都是陌生的,有着诚惶诚恐的畏惧心。这时如果能够受到家婆的接纳和关怀,让新人适应环境消除顾忌,对以后的和睦相处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我对我的媳妇和气宽容,对她的爱好不挑剔,让她有自由自在的空间,双方有不同见解时委婉陈述,凡事多从她的角度考虑,从未发生过与她争执的事情。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虽然不算知心朋友,却也相敬如宾,相安无事。 我的母亲有一句肺腑之言:“幸亏我是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如果是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就惨了。”这个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西关小姐,温婉善良的高级教师,对婆媳关系居然也发出如此感慨,可见婆媳关系真的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千年鸿沟啊! 婆媳是天生的陌生人,谁能够把这道鸿沟填平?
201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