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3-6
- 在线时间
- 399 小时
- 威望
- 3313
- 金钱
- 1338
- 注册时间
- 2013-4-9
-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1147
- 精华
- 0
- 积分
- 3313
- UID
- 103798
- 在线时间
- 399 小时
- 威望
- 3313
- 金钱
- 1338
- 最后登录
- 2019-3-6
-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1147
- 精华
- 0
- 积分
- 3313
- UID
- 103798
|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4-2-23 21:02 编辑
评广播
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电视事业还不太发达,收听广播成了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当时,我经常是一边看书、备课,或干家务,一边收听广播 。在辽宁工作期间,收听得最多的当然是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久而久之,我发现广播电台的节目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于是就把自己的听后感寄给他们。这样,从1986年11月起,我又成了这家电台的评播员。
广播电台评播员的任务,主要是对节目的编排、播出时间、播出内容、播出质量、错音错字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好话坏话都可以说。长短不拘。如果广播电台认为你的意见有价值,就会刊登在内部刊物《广播与听众》上,并发给适量稿酬。在这个刊物上我发表的评论有:《我家爱听〈新闻和报刊集锦〉》,《废除的计量单位不应再用》、《涉外宣传需谨慎》、《用对话形式播报很有感染力》、《每家平均能有50口人吗》、《兼并以后怎么办》、《再献一块“石”——推荐“目击新闻有奖竞赛”活动》、《愿理论之树长青》、《这个细节写得好》等。此外,收集听众反映,反馈给广播电台,也是重要任务。1988年,我对所在工作单位锦州师范学院的部分学生作过一个收听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写成《大学生喜欢听什么节目?》反映给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群工播出部,结果在《广播与听众》上发表了。1989年11月3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领导来锦州搞调研,收集听众意见。我以锦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身份接待了他们,并组织了部分大学生举行座谈。他们很满意。总编室的记者还对我个人进行了采访,谈做评播员的体会。这篇访问记,后来也发表在《广播与听众》上。
1990年9月底,我重返广州。不久,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为庆祝台庆1周年,举办了“9011大行动听众评播活动”。我写的评播稿《吹点“东北风”——建议新闻台也聘请一批评播员》居然被专家评议小组(由省新闻学会会长方亢、省广播电台台长余统浩等人组成)选中,从数千封听众来信中脱颖而出,同其他9篇评播稿一起获得“最佳评议奖”(见《广东广播》报,1990年11月29日)。我的这篇评播稿,介绍了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一支评播员队伍的情况,建议广东新闻台也聘请一批评播员。广播电台领导很重视我的意见。12月4日,颁奖大会在广播电台举行。我荣幸地出席了大会,并得到奖品和奖金。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评播员队伍也正式建立起来。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发表评播员文章的报刊,变动很大。一般在《通联信息》(内刊)上发表。有的在公开出版的《广东广播》上发表。后来《广东广播》更名为《广播之友》。再往后又叫《声报》。电台的刊物几易其名,主要原因在于由于改制,需自负盈亏,不得不频换老板,多方寻找出路。我发表的主要评播稿有:《吹点“东北风”——建议新闻台也聘请一批评播员》(《广东广播》,1990年11月29日)、《既然是直播,日期就应该准确》(《广东广播》,1991年2月28日)、《目前农村经济不是小农经济》(《广东广播》,1991年6月27日)、《主持人要宣传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广东广播》,1992年3月26日)、《应当尊重隐私权》(《声报》,1995年6月15日)、《富有魅力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谢亮》(《声报》,1996年8月15日)、《万家传欢乐,主持辛劳忙》(《声报》,1998年5月6日)、《有问有答才好》(《声报》,2001年5月31日)等,共约35篇。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仅是广播电台的评播员,而且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其参与方式主要有两种:
1,参与互动节目。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广东电台新闻台晚间6点半有一个互动节目,就是主持人提出一个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与观众展开讨论。讨论方式是接听电话。有时候,主持人感到这个讨论的内容比较重要,需要正确引导,就事先打电话给一些评播员,让他们作一些准备,到时以普通听众的身份参与讨论。节目开始,值班编辑主动打电话过来,接通后转到直播室,我们再就当晚的话题发表见解。
2,写作广播节目。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有一个很受听众喜爱的小栏目《一盅两件》,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五分钟,但由于用几个广州茶客(高佬张、肥仔康、芳姐)在喝早茶时针砭时弊的方式播出,扬善抑恶,生活气息浓,因而收听率很高,几次改版,都得以保留。从1991年到1992年,我还为这个栏目写过几篇稿件呢(共播出过9篇)。由于这是广州话节目,所以必须用广州方言写作。凭着我小时候在广东读书时打下的广州话基础,我也尝试用广州方言为这个栏目写作。遇着不会写的方言字,就查字典(《广州音字典》、《简明香港方言词典》等)。例如,我写的《一条狗毁咗一个家庭》(1991年11月28日播出),开头几句是;
芳 姐: 哗——真系惨囉……一条狗毁咗一个家庭!
肥仔康: 喂喂,芳姐:你系度乱噏乜呀——一条狗点解能够毁咗一个家庭?
高佬张:系咁嘅:有位妈咪响楼上同人打麻雀,佢嘅BB仔响楼下哭喊都唔理……
收听广播和用粤语写作,使我30多年未使用过的粤语水平迅速提高。以致我重返广州不久就敢于到广东粤剧院用广州话作辅导报告;在番禺、顺德的个别函授班级,根据学员的要求,用广州话讲课。
评播员每月都有一次聚会,由电台总编室总结一个月以来的来稿和采用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由于评播员来自四面八方,年龄层次不同,这样我又交了一批新朋友。其中一些,直到现在还经常保持联系呢!
无论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还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对评播员的意见都很重视,对评播员的工作都很尊重。对于工作突出的,还给与表奖。1992年底,我被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评为积极通讯员,获得二等奖;1992年12月9日,我因热心参与广播电视节目获得广东省广播电视厅总编室的奖励,并参加了表奖大会。
1999年10月,我荣幸地应邀出席了广东电台建台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不仅与台领导合影,而且获得一祯有第一任台领导马戈东和现任台领导曾广星共同签名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五十周年台庆纪念卡》。我还在《声报》(1999年10月27日)发表了一篇纪念文章《老友心声》,“衷心地希望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继续发扬开创、进取精神,向世界级广播电台进军,在下个世纪为祖国争得更大的荣誉!”
后来,由于新任广播电台领导工作思路的转变,我同其他评播员一样,逐渐退出广播电台评播员队伍,重点转向电视台,继续我的评播员事业。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