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3-11-19 12:08 编辑
我的姨妈运好、聘好两姊妹是我母亲的族姐。在抗战前外公把她们带到香港与我外婆和母亲一起生活。运好是大姐,年纪稍大以后,她就去了工厂打工了。后来她认识了在街边补鞋铺干活的年轻学徒阿枝,两人恋上了。料不到抗日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人们四散逃难。运好姨妈带上妹妹聘好,跟随着阿枝走了。从此她们与外婆一家失去了联系,几十年寻觅无果。 与姨妈的重逢邂逅很有戏剧性。 那年我和妹妹在新塘公社的山村做知青,外婆偶尔来探望我们。一天晚上,公社供销社为民服务队下乡来到我们生产队摆摊。傍晚,在生产队的晒谷场上可热闹啦。针头线脑、衣服鞋袜摆满一地,还有那酱醋油盐、纸张笔墨,杂七杂八的东西引来了一群群的男女老少。最吸引人的是那卖云吞的小担子,热气腾腾香气弥漫。外婆知道我喜欢吃云吞,就拿着一只大碗去排队了。 外婆在队伍中端详着那漉云吞的妇女,越看越面熟。那不是侄女聘好吗?外婆趋前去问她:“你是聘好吗?”那妇女望着外婆,楞住了:“你是二细婶?”喜悦的相逢就发生在一瞬间。原来聘好姨妈姊妹居住在新塘墟里,她给外婆留下了联系的地址。 后来我就和外婆一起去新塘墟探访姨妈了。原来姨妈两姊妹在战火中跟随着阿枝四处走难,最后回到了阿枝的家乡新塘。运好与阿枝成亲了,又把聘好嫁与邻近的一位年轻人,两姊妹相邻而居。解放后大姨丈阿枝依然在大街上摆档补鞋,小姨丈做搬运工,两个姨妈在蔬菜批发市场卖菜了。她们生活稳定儿女成群,一家人辛劳着却很温馨。外婆为两个侄女的安居乐业而慰籍。 从此以后我每次到新塘,都去找我的姨妈。在那远离父母孤单无助的农村知青生涯里,我在两位热情可亲的姨妈身边享受到被人关爱的温暖。
2013.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