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论坛原创区 “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
查看: 9867|回复: 12
go

“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
发表于 2013-5-4 20:49 |显示全部帖子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4 21:24 编辑

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




序:《学生手册》(1958-1959学年度)

我手头保存着一本广州一中《学生手册》(1958-1959学年度),它真实地记载了那一段时间我在高三六班的学习生活。

这本《学生手册》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封面——学校、班级、姓名、学年度、学生须知(本手册由学生自己保存,但老师索阅时应即交出;上课时交给提问老师;每周要交家长查阅等)

封底——注意事项(3-104页由学生记载;班主任每周记上出缺席情况;家长每周签字等);公私合营清华印刷厂承印

1-2页:课程表

3-104页:每一天每一节课课题、提问评分、教师签名等。

105页:学生成绩表(学科、学季总评、出缺席情况、班主任签名、家长签名等)

106页:奖惩登记表(年月日、奖惩方式、原因、校长章、家长章)

107-108页:操行评语及等级

109-110页: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家长对学校的意见

111页:关于学生之升级、留级、毕业、补考之通知

112页:家长须知、电话、住址

由此可见,这本《学生手册》的主要是记载每天上课(活动)的具体内容。正因为如此,它也相当于一本日记,真实地记载着每一天的上课(活动)情况。例如。:1958107日的记载——

时间

学科

课题或习作摘要

评分

教师签名

星期三

1

化学

金属的特性

2

俄语

第一课

3

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

4

代数

数学归纳法

5

物理

测验

6

勤工俭学

7

8

每当我打开这本《学生手册》,拂去岁月的风尘,揭开历史的篇章,高三阶段的学习、生活,历历如在目前。现在就让我根据这本小册子,回忆一下当时母校的情况。因年代久远,一些细节可能与事实有出入,还望知情者指正。

一,全民大办钢铁,数学老师牺牲

1958年下半年,中国掀起一场“超英赶美”运动。具体地说,就是要在钢铁产量方面尽快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但是当时中国钢产量比较低。1957年只有535万吨。于是,中央提出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的任务,要求达到1070万吨。可是,国家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多建一倍的钢铁厂,只好发起“全民大办钢铁”运动,企图通过群众运动迅速提高钢铁产量。从城市街道的小脚老太太到农村的普通农民,一下子都成了“炼钢工人”,更不用说学校的师生了!

当时,我校每个班都在大操场建了“炼钢炉”。据我的《学生手册》记载,109日(星期四)第6-7节课,“讨论炼钢问题”;1013日(星期一)第6-8节课,“全校动员为钢铁而战”;1014-15日(星期二至星期三)都是停课“为钢铁而战”;1018日(星期六),“昨夜炼钢,今晨休息”;1020日(星期一),第6-7节课,“停课搞钢铁乎!”……

大家不要以为这些“炼钢炉”是炼钢厂的“高炉”、“平炉”。它其实就是在地面上用耐火砖砌起的一个汽油桶大小的炉子,旁边安放着风箱。高度大约1米。所谓炼钢,就是炉内架起木柴把上面的焦炭点着,然后把废钢废铁放进去,再用风箱鼓风加大火苗、提高炉温,把废铁烧化成为铁水,就算“炼钢”成功了。(当然,所炼出的,只是一堆含碳量极高的废铁)

就在这全民大办钢铁的狂热中,我校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高中数学老师伍寿仪在炼钢过程中,用一根钢管去捅炉内的焦炭和废钢废铁块,岂料这根钢管竟是土枪枪管,里面还有火药,而伍老师恰好把装火药的部分放进炼钢炉中,火药遇火爆炸,几十粒钢珠射入伍老师的胸膛,伍老师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我的《学生手册》在1027(星期二)中记载着:“全体老师为伍寿仪老师送殡,故上午停课。”但大办钢铁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我的《学生手册》记载着:10月26日(星期一)第8节班会,“讨论炼钢安全”;1028(星期三),“停课准备搞钢铁、放‘卫星’”;1031(星期六),“钢铁卫星日”……

伍寿仪老师没有教过我们班的课,但我认识他。他是广东人,那高高瘦瘦的身材,和蔼可亲的面容,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中。算起来,他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半个多世纪来,我们国家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钢产量,早就达到年产1亿吨;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瞎折腾”,终于成为历史。伍老师在天堂也可以安息了。(未完待续)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2#
发表于 2013-5-5 21:2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5-6 10:14 编辑

二,学生停课军训,教官喜结良缘

1958年,台海局势比较紧张。国际上阶级斗争也很尖锐复杂。在全国掀起了大办民兵师的热潮。我校也不例外。据我的《学生手册》记载:915(星期一)下午6-8节:“防空演习”;922(星期一)第八节校会:“听台湾海峡形势报告”;929-30日:“民兵大操练”(停课两天);1117(星期一)下午6-8节:“本校民兵团成立大会”;1119(星期三)下午6-8节:“射击预习”;1122(星期一)第八节班会:“民兵班讨论”;124(星期四)下午6-8节:“射击预习”。

由此可见,根据“全民皆兵”的思想,有时甚至要停课搞民兵训练。

当时,我校来了两位解放军同志作军训教练。其中一位叫徐光福,另一位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好像姓李)。两位都是外省人,说普通话。他们负责全校各班的军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十分辛苦。所谓军训,还是以队列训练为主,偶尔搞下射击训练。由于解放军同志亲自指导,同学们进步很快,成绩显著。

这两位教练,后来好像就退伍留在我校。不久,他们几乎同时结婚(爱人都是我校广东籍工人)。第二年又都做了爸爸。前些年,我打听一下,二位还在一中,但都是80岁左右的老人家了。祝他们健康长寿、生活美满幸福!

顺便说个趣事:由于教官“徐光福”的广州话发音类似“除光裤”,当时我班同学便把“李史天(副校长)-陈庭仲(语文老师)-徐光福-赵福基(高一时班主任)”等几位老师和教练的名字连起来“造句”,用广州话读出就是:“李史天把陈庭仲除光裤(徐光福)揍腹肌(赵福基)”。O(_)O哈哈~^_^有趣吧?(未完待续)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3#
发表于 2013-5-18 09:3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5-18 09:51 编辑

三,        名为“勤工俭学”,实则义务劳动
     勤工俭学制度,由来已久。上个世纪初,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蔡和森等就曾到法国、德国勤工俭学。它的本意是,学生边读书边做工,赚取一些劳动报酬,补贴生活费用之不足。
     1958年下半年,中国各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恐怕都是没有劳动报酬的。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加体力劳动,克服好逸恶劳的坏习气,改造“资产阶级思想”,提高思想觉悟。至少,我和我的同学在当时所参加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都没有报酬。因此,这实际上是义务劳动。
当时的勤工俭学,有几个特点:
一是安排时间长,往往冲击文化课学习。从我的《学生手册》第1-2页的“课程表”中可以看到,1958年9月14日-11月22日,大体上每周安排2-3个下午;11月23日起,则是每周两个下午加上星期五一整天。(星期五叫“勤工俭学日”)至于临时性停课参加劳动,更是家常便饭。——如果加上大办钢铁时间、军训时间、停课搞卫生时间、写大字报时间、进行大辩论时间等等,实际上课时间并不多。
二是校办工厂劳动为主。当时,在校内东南角(今饭堂一带)有一排平房,就是校办工厂,在勤工俭学时间,我们经常在那里劳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制作耐火砖(大办钢铁需要)。在一个木模子里填入耐火泥,用木槌拍打结实,再把模子拆开,拿走“砖头”。晾晒干了,再送进砖窑煅烧就成了。由于年轻,每天站着举槌拍打数千次,倒也不觉得累。记得有一次,我正举槌怕打时,有一位加拿大外宾来参观,还给我拍了照片。
三是劳动内容繁杂。由于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思想改造,所以并不强调学习某一项生产技能。我们当时劳动的内容也很丰富: “盖水泥厂厂房”(1958年9月19-20日两个下午);“抢修芳村铁路支线”(9月24-27日);“去荔湾人工湖劳动”(挑塘泥)(10月11日下午);“搬运石英砂”(11月10日下午);“运瓷器”(11月28日);“义务劳动”(11月5日上午,内容不记得了);“去越秀西湖劳动”(1959年1月24日全天,“越秀西湖”大概是今天的流花湖)等。
这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抢修芳村铁路支线”了。这条铁路线,就是广州钢铁厂的铁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使钢产量一年时间翻一番服务。为此,全市干部职工居民学生,都要去工地义务劳动。当时的芳村,还是一片农田。小山丘上则是坟地。我校学生在中秋节前奉命赶去工地挑土方。我清楚地记得,1958年的中秋节之夜就是在芳村铁路工地上度过的!——查一下《万年历》,这一天是阳历9月27日。大家24小时轮流上阵。晚上,工地上一片灯火通明。不时可以看到腐朽的棺材板、尸骨和完好的棺材。无数具腐尸发出的臭味令人作呕。但大家毫不在乎,热情很高,没有畏缩。我当时是“兼职记者”,一边劳动,一边到各班采访,编写油印小报,分发给各班。(可惜一份也没有保留)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不懂得尊老敬老。对于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说三道四;更有甚者,强调“我上班很累”,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我因还在上班,天天遇到),真是数典忘祖。试问:没有我们这些爷爷奶奶的辛勤劳动,能有荔湾湖、流花湖、东山湖的秀美景色供你享受吗?我们年轻时为广州市建设出了力,老了享受一下有何不妥?说到累,你的体能能和老年人相等吗?老年人站半个小时同年轻人站半个小时,谁更累?胡耀邦、肖华十二岁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走路还要打仗,累不累?我们年轻时参加那么多的义务劳动,有谁喊过累?!哼!不说了。再说我就成九斤老太了。(待续)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4#
发表于 2013-5-30 23:4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5-31 09:01 编辑



四, 出《一中青少年》  登《广州青年报》

五十年代的广州市一中,有一个校刊,叫《一中青少年》。我从进入高中不久就应聘为记者、编辑,直至毕业。

《一中青少年》的主办单位是校团委和学生会。每两周出一期。它不是“纸质”的出版物,而是六块(八块?)大黑板。大黑板分立在主楼东门前面两侧。很显眼,读者不少——因为它的内容很丰富,既有校园新闻,又有班级新闻,还有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和漫画、宣传画,所以很受师生欢迎。曾有一段时间,我和潘邦榛(笔名珊斯。今广东粤剧院著名剧作家)、荀炜(外班同学。后失去联系)三人合作,撰写章回小说《哪吒游记》,在《一中青少年》连载。笔名从各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就叫“珊炜湘”,三个人轮流写作。文风半文半白。内容以学校生活为主,有褒有贬。当然也不限于此。我记得,大约是1959年上半年,学校附近的如意坊发生火灾,大火烧了几个小时之久,最终使繁华的墟市变成一片废墟。我以哪吒脚踏风火轮从天空观看的角度,描写了这场大火。现在的如意坊,是一片死气沉沉的仓库区。而大火前的如意坊,大多数居民是是渔民和社会下层居民。以木板房为主。楼房不多,且很低矮。街市很繁华,卖水产品的档口,卖日用品的小商店,卖蔬菜水果的铺子等,都有。横街窄巷,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火灾发生在白天。有没有死人就不知道了。为了描写火灾的惨烈,我还“借用”了《口技》一文中对火灾描写的句子哩。(不知道算不算抄袭?)

校刊出版前,我们几个同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主楼前取下一块块大黑板,用车推到北侧50米处的第一排平房的学生会办公室(几排平房大都是教室。第一排平房前面是一个小操场,小操场西面靠围墙处是饭堂)。在那里,有的同学改稿、排版,有的同学用冷水(加少量胶水)把立德粉兑开成浆糊状。然后由汉字写得漂亮的同学,用毛笔蘸着把稿件抄写到黑板上,画上插图和花边。全部完成后,再运回主楼前,装进黑板架。

由于喜欢写作,我试着向报纸投稿。我写的报道《八年老屋洗澡记》终于在《广州青年报》发表了!这是1958225日的事,当时我正读高二。1959127日,我的一首儿歌《大家来讲普通话》,在《羊城晚报》发表——这是我在大报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1959年,潘邦榛和荀炜也都在《羊城晚报》发表了作品——潘邦榛写的是粤曲,荀炜写的是小说。这都要归功于当时社会风气正,《羊城晚报》真正做到了认稿不认人。不然,我们几个默默无闻的中学生的作品,怎么能够登上全国第一家晚报的版面?——再看现在,在某些报刊发表文章要靠关系;有的不仅不给稿费,甚至要自掏腰包买版面,才给发表作品。多么可悲!(待续)




五,术业各有专攻   不必面面俱到

我从196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恰好50年。回顾这50年来的经历,反思一下在中学学过的课程,觉得很多知识无用。

现在的中学,高中二年级开始分文理班。考大学,数学是必考科目——尽管文理科考生题目不一样。我认为没有必要。应该从高一开始分文理班,文科学生不再强迫学数理化生,只把它们当做选修课来学。高考时文科生不考数理化生,只考政治、语文、外语、历史、地理。其理由是:

第一,在我这一辈子,高中学的许多数理化生知识都没有用上。数学只用到平方开方百分比、二元一次方程、勾股弦、平面和多面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制图基本知识;物理只用到阴电阳电、正极负极、火线零线、线路图;化学只用到酸碱盐基本知识。以上这些知识基本上是在初中学到的。对我这个文科生来说,高中阶段深奥的数理化知识,一辈子也没用上。例如,数学中幂的几次方、反三角函数、正切余弦,物理中的欧姆定律、焦耳-楞次定律,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式、炼钢法、烃等,一辈子也用不了一次。

第二,全面发展的人极少。由于每个人的大脑左右半球思维重点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偏向文科,有的偏向理科。我从读初中起就偏科,重文轻理。考大学时,如果也要考数理化生,那我肯定落榜,只能一辈子做个普通工人农民。好在我们那个年代高考报名分三类:理工类、医农类、文史类。文史类考生只考政治、语文、外语、历史、地理,而不需要考数理化生。就这样,我才考上大学,后来还当上教授。

第三,有人可能会说,多学一些数理化知识,可以开拓思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哦。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会越来越不够用哦,所以中学应该多学一些基础知识。不错,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会越来越不够用。许多知识随着岁月的流逝会过时、无用。但许多新知识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例如,我的电脑知识就是从退休那年(2001年)开始学习的,由于退休后每天还要上班,都要用到,所以越来越熟练。此外,我还开了微博、博客、手机微信,还有自己的QQ空间;每天我都上网发帖灌水——这些知识,都不是中学学到的,而是在实践中以及老年大学学到的。

又如,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在读研究生时,为了准备毕业论文(《中国知识分子的阶级成分和阶级属性》)答辩,曾看了一些有关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有关)、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与李四光有关)、优选法(与华罗庚有关)的书刊。这些自然科学常识,都是自学的。其基本观点,至今没有忘记。

所以说,根据我的体会,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不应向他们灌输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应该从高一分开始分文理班,文科考生高考时不应考数理化生。(待续)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5#
发表于 2013-5-31 20:44 |显示全部帖子
平心而论,我的高三理科成绩,还不至于一塌糊涂、一败涂地。数学、物理还可以,只是化学差一点。请看《学生手册》中的成绩表——

高三学习成绩(总评分).jpg (184.01 KB, 下载次数: 0)

高三学习成绩(总评分).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6#
发表于 2013-5-31 23:1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1 08:52 编辑



六,课业负担不重   学生健康成长

1958-1959年是一个特殊时期,当时的中学生除了学习文化课以外,还要参加一系列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例如,大办钢铁,制耐火砖,到万顷沙砍甘蔗(及种甘蔗),军训等等。因此,真正上文化课的时间不太多。

总体上看,五十年代的中学生负担比现在的学生轻得多。不少同学上学时连书包都不带,几本书、几个笔记本往胳肢窝一夹,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脚上趿拉着木屐(木拖鞋),甚至打赤脚,就去上课了。老师讲课也很随便。有个制图课老师,姓吴,最喜欢用半边屁股坐在前排同学课桌上讲课,十分有趣。记得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把作业交来!我在你们制图作业上签上我的大名:‘口天’”。

即使是高中生,课外作业也不多。晚上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写完。

年轻人生性好动,体育课是最受欢迎的。刘继明、林泽三、杨文欣等老师都给我们上过课。记得有一次站排时,一位男生不好好站,林泽三老师就批评他说:“你都高三了,过两年就做老窦(父亲)了,仲咁八厌(还这么调皮)!”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夏天的体育课,一般都是游泳。由班级体委带队,在如意坊码头坐小船到对岸的海角红楼泳场游泳。由于无人辅导,也不考试,我去过那么多次,依然没有学会游泳,成为终生遗憾。

下午,一般在四点钟就放学了。这时,球场上到处是学生。我当然也不例外,打打篮球,玩玩单双杠什么的。玩得一身汗,天快黑了,才回家洗澡吃饭。记得当时许多男同学都会在单杠上玩“小振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前后摆动,当双脚在前到达一定高度时,突然往下一甩,双手同时向下按,使身体突然上升靠近单杠,然后双臂伸直撑在单杠上。记得学兄欧阳旭(57届,后来考上长沙铁道学院桥隧系,在西部地区山沟里修路架桥几十年。晚年落户深圳)最会做。可是我怎么也上不去。不知是不是臂力不够所致。

由于高中时加强了体育锻炼,高中阶段是我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初中时,我差不多是班级最矮的,在教室里都是坐第一二排。高中二三年级时就坐到教室的倒数第二三排了。最终,身高定格在一米七。

由于高中时加强了体育锻炼,我们大多数同学的身体素质一直不错。记得有一位叫陈式才的高年级同学,长期保持着广州市中学组男子跳高纪录,成为我校一宝。当时有同学在《一中青少年》模仿《罗敷传》赋诗云:“日出东南隅,照我陈氏楼。陈氏有好仔,取名叫式才”(后面的诗句忘记了)。我班体委杜润强当时就参加过全市马拉松比赛,跑完全程,成绩合格。大学毕业后,我在东北一所中学当老师,校运会上我还和学生一起跑三千米。跑完啥事没有(我的爆发力不行,耐久力可以)。不像现在有的学生,跑800米就晕倒;跑1000米就猝死。虽然我已年过七旬,但至今仍在工作,乐此不疲。走南闯北几十年,从未因病住过院。好了,就此打住。(待续)

点评

依慈  这就是所谓文革前的17年"有机教育"教的和读的都纯品正气又红又专,越往后越走样,到文革时刹那间进化成妖魔了.文革后至今都是功利的"化肥教育",现时的出品离德智体三好越远了.  发表于 2013-6-4 20:5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7#
发表于 2013-6-4 21:3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4 21:32 编辑


  七,兄弟班情谊深   五十年心连心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市一中实行“兄弟班”制度。简单地说就是高中班与初中班“结对子”,“一帮一”。例如,高三某班与初三某班结为兄弟班;每一个高中同学都要带一个与自己学号相同的初中同学为弟弟(妹妹)。高中班还要派出同学担任初中班辅导员,协助初中班班主任管理班级,组织活动。1958年时,我担任了初一八班的辅导员,同时带学号与我相同的黄伟雄(毕业后去了香港)做弟弟。

辅导员除了上课,基本上要和弟弟班同学打成一片。参加他们的课外活动;与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指导他们写作业等。放学后,还要到他们家中走访,与家长沟通。由于是同龄人,互相之间没有隔膜,“倾得埋”(谈得来),大家关系十分融洽。弟弟班的同学们都喊我做“老张辅导员”。高年级的学生辅导员等于是“副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多了一个助手,也很高兴。当时许多同学的家我都去过。去的最多的是住在恩宁路昌华大街的鲍铿家。他家是一栋三层楼房。地方比较宽敞,家长也很好客。放学后,许多同学都喜欢到他家聚会(当然主要是写作业和玩)。鲍铿比较淘气,后来在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帮助下,有了很大进步。毕业后在广州市百货公司工作。后来去美国定居,与同班同学陈德闻结婚。现在夫妇俩在美国开餐馆。前几年,我还同他们通过电话呢!

我毕业时,由下一年级的潘昭勋(后来他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日报社工作)担任辅导员。但我与这班同学关系甚好。我考上大学后,平时都有书来信往。每逢元旦,他们则寄贺卡给我。记得有一年的自制贺卡,充满涂鸦,用红药水写满各种玩笑话,甚至在信封中夹着糖果寄给我吃,十分有趣。我大学毕业后到东北后,其中一些同学还一直与我保持联系。有的同学在婚姻恋爱上遇到问题,还写信征求我的意见。1990年,我从东北调回广东后,更是多次应邀参加他们班在穗同学组织的活动。潘昭勋辅导员也和我一起参加了这些活动。例如,到东莞市邓湘雯新居作客;到公园聚会;到某老人院看望患有早老症(谁也不认识;一句话也不说)的一位同班同学等等。有时,远在英国的黄美韶还和我通电话,互致问候呢。跨越半个世纪同学情谊,真是难得!



后记

原来打算只写高三阶段生活的,谁知越写越多,把高中三年的一些人和事都写上去了。这样,题目也得改为《大跃进前后的广州一中(1956-1959)》。(完)

附:1958级初一八班校友通讯录(局部)。为尊重个人隐私,涂去了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请谅。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1.jpg (89.9 KB, 下载次数: 0)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1.jpg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2.jpg (98.2 KB, 下载次数: 0)

初一八班通讯录(广州一中)2.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8#
发表于 2013-6-4 22:53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看来,老校友的回忆录还是有用的。这不,“兄弟班”的传统,至少又提前五年。

晚上好!.gif (6.32 KB, 下载次数: 0)

晚上好!.gif

点评

依慈  好中意那文化猫,我属大猫,喜欢小猫,现养了只丑流浪猫.因收养站编号它叫30故取名为"而立".  发表于 2013-6-4 23:24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9#
发表于 2013-6-5 22:2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5 22:30 编辑
张志湘 发表于 2013-6-4 21:30
七,兄弟班情谊深   五十年心连心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市一中实行“兄弟班”制度。简单地说就是 ...


附件:初一八班通讯录第一页前四名都是辅导员(包括简宜明、蒋赞平)
空格之下,才是学生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0#
发表于 2013-6-6 21:01 |显示全部帖子
有趣!学友们从50年代的教育制度谈到现在的人才培养,探讨得越来越深入。

唉!现实与书本总是有一定距离的。许多东西,书上是根本不会讲的,但现实又不得不这样做。只能在实践中去领悟。

朱镕基给某会计学院的题词就是“不做假账”。可见——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1#
发表于 2013-6-7 21:12 |显示全部帖子
      五十年代末,市一中学生有趣的文娱生活也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
      1,校学生会组织的1959年(或1958年)的元旦晚会,在礼堂举行。学生会干部男扮女装,戴着头巾,表演小合唱(诙谐的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逗得全场哈哈大笑。记得第一段歌词是:“妈妈要我出嫁,把我许给第一家。第一家他是个不忠实的人哪。妈妈我不嫁给他!”后面几段唱到“第x 家是个好喝酒的酒鬼”、“第x 家是个没有钱的穷鬼”、“第x家是个不懂事的小孩”、“第 x家是个大傻瓜”等等,一共九家,都有毛病。到最后一家“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妈妈我嫁给他。” ——这是否也反映出当时的婚嫁观呢?     
    2,当时的学生会主席伍德昌的拿手好戏是演奏“锯琴”——用钢丝弓子在手锯(锯木材用的普通锯子)上演奏《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如泣如诉,十分动听。余音绕梁,如雷贯耳,半个多世纪不退。至今印象深刻。不知现在市一中还有没有人会演奏?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2#
发表于 2013-6-7 22:22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没见过?校庆时请伍德昌再表演一下(记得以前表演过)。好吗?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99 小时 
威望
3313  
金钱
1338  
最后登录
2019-3-6 
阅读权限
帖子
1147 
精华
积分
3313 
UID
103798 
13#
发表于 2013-6-8 09:2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张志湘 于 2013-6-8 16:59 编辑

就是用这种手锯,演奏音乐








手锯.jpg (5.95 KB, 下载次数: 0)

手锯.jp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5-2 21:55 , Processed in 0.1409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