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2-8-23 19:08 编辑
小时候生活在广州市区里,我感受的中秋节只是挂在天上圆圆的月亮和外婆分配给我们的八分之一的月饼,再加上早晨的一碗白粥,还有是晚上点的小小纸灯笼。 60年代做了知青去了山区农村,才知道原来在农村里中秋节的节目是那么的丰富,忙碌而快乐。 那时候月饼是定量分配的,拿着月饼票,可以去供销社买回2个月饼。那月饼的馅甜甜的,混合着瓜条瓜子咸肉和粉头,有点硬。家庭人多的,每4个就用红纸卷起为一筒,纸上透着月饼的油迹。买回来以后舍不得吃,把它们放到高高的吊篮里,等到了八月十五的晚上拜月光的时候才拿出来的。 村子里的习俗是在中秋节裹粽子。这裹粽子的活计必须在节前的半个月就准备着。一般是家庭里妇女负责的工作了。 首先是寻找裹粽子的叶子。这里的人喜欢用蕉叶,而且只能用大蕉的叶子,因为香蕉的叶子比较脆不能用的。也有的人家里种有竹芋,竹芋的叶子也可以用的。没有人去买粽叶的,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制作。把割回来的叶子晒干存好备用。包扎的绳子多是麻绳,没有麻绳就用大蕉的树皮晒干了扯成一条条代替。 然后是把绿豆去衣。把新鲜的当年收获的绿豆在猛烈的阳光下晒脆了,放到大磨盘中压碎,而那磨盘的柱心里必须放进一枚5分钱的硬币,把磨顶起来,这样绿豆才不会被磨成粉,只会被压爆的。 在中秋节前的晚上,裹粽子的预备工作开始进行了。女人们把糯米和绿豆碎放在水里泡着,把裹粽子的叶子和绳子放在大铁锅里煮过再捞起来。男人们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去大队的屠场门口排队,买回那半肥瘦的猪腩肉。 天亮了,村子里的井畔蹲满了人群。那洗糯米的、洗粽叶的、淘绿豆衣的,忙碌着喧闹着。水桶打水的声音、妇人互相评论谁家的粽叶绿豆好与差的争执声,一浪高一浪。忙完了,就换成了呼朋唤友去帮忙裹粽子的吆喝声。 回到家以后,把糯米、绿豆加入盐和花生油拌好,猪肉切成一块块拌上五香粉,就开始围坐在饭桌旁裹粽子啦。 把叶子折成尖角,先放一勺糯米,再放一勺绿豆、一块猪肉,再放一勺糯米,把叶子包紧,最后用绳子扎紧,一只粽子就完成啦。熟练的操作下,是很端正的五个角的漂亮成品呢。 等到把所有的糯米都裹在了那些叶子里,裹粽子的工作就终于完成了。那一大筐的粽子整齐而安静地等待着。 大人一齐把粽子放到大铁锅里,灌满锅里的水,盖上木板盖,盖子的边缘还围上一条粗大的湿稻草辫子防止漏气的。然后红红的火焰就在灶堂里燃起来了,那柴薪多数是耐烧的木头。如荔枝柴啊、松树柴啊等等。起码需要煮四个小时呢。这中间还要添水,翻转。有心急的孩子在翻转的时候,就扭着要母亲先给他一个粽子啦。所以精明的母亲总是裹两个小粽子,先捞起来,让孩子用小棍子挑着去向小伙伴炫耀的。 那漫长的四个小时真难熬啊。等到那不屈不挠坚守火炉的家庭妇女终于宣布:“可以捞起来啦!”,全体家庭成员就发出欢呼声,踊跃地挤到灶边。锅盖一揭开,随着那一股白白的烟雾腾起,粽子独特的香味弥漫在屋子的每个角落。每个人手拿一只,品尝着赞叹着,节日的喜悦表露在欢笑的眉眼上。做母亲是最后品尝的人,她要及时地把热乎乎的粽子捧给村子里的婶母婆婆,表示节日的问候呢。 中秋的晚上,当那圆盘似的月亮挂在中天,各家各户就把桌子摆在门前的地堂上,桌子上有水果、月饼、粽子,燃个炮仗,拜拜月光。然后呼唤孩子、邻居来吃果品啦。大人闲聊着,小孩子擎着灯笼串着,直到夜阑珊。 我们总是会接收到不少农民送来的粽子,和他们共同享受节日的欢乐。农村的节日保留着原始的朴素,却充满真情无瑕的快乐。
2012.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