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自大战胜不了美国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1-6-9 18:46     标题: 自大战胜不了美国

         中国社科院9日发布的《美国蓝皮书》表示,未来20到30年内,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不会动摇。就其国家的自然禀赋和发展潜力而言,美国的国力还远远没有走到尽头。
  中新社报道,蓝皮书所说的美国自然禀赋和发展潜力主要是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是美国发展的“硬条件”;移民社会和人才优势、法治精神、创新机制、自由主义价值观、分权与制衡机制、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互补、社会渐进改良、言论自由与批判精神、庞大的中产阶级、相对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强劲的海外扩张等,是美国发展的“软环境”。
  美国的硬条件和软环境都没有出现重大变化,决定了它仍然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供职于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的陈宝森研究员直截了当地说,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谈不上“美国衰落”。
  社科院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支持陈宝森的观点。在中国八个城市进行的一次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中国受访者尤其是拥有较高学历的人认为,美国将保持甚至提升其现有国际影响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美国衰落”的评论与预测再次铺天盖地。此时,美国GDP占世界GDP总和的比重不断下降。在国内,它遭遇了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海外,它深陷两场战争,实力和国际形象都受到损伤。但蓝皮书强调说,应避免根据一、两年的事态发展或一、两个重大事件,就得出美国将要从世界顶峰跌落的结论。
  蓝皮书认为,有关美国兴衰的评论,多数都站在一定政治立场上,带有或明或暗的感情色彩和意识形态偏好。美国何时从顶峰跌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命题。一些美国衰落论,更像是对美国的鞭策与激励。
  蓝皮书还回顾了过去五十年多间多次出现的美国衰落论。从上世纪的朝鲜战争挫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撤出南越、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日本和西德经济崛起,到本世纪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直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曾多次出现“美国衰落”的论调,但至今美国仍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
  强调美国发展潜力的同时,蓝皮书认为,多极化势头虽已可见,但尚未出现“鼎立”尤其是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和亚洲虽是继美国之后综合力量最强的地区,但欧盟的整合还在进行中,单个欧盟国家的综合实力无法与美国匹敌;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各国更远远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性力量。
  对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国家,蓝皮书认为,它们尚不能对美国和西方世界形成足够有力的牵制,远不具备重塑世界秩序的实力和条件。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在未来10年赶上美国,但其综合实力仍远远落后美国,而且发展道路上有比美国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1-6-10 11:45

  美國人的進取精神很足夠,當發現有什麼不對,願意馬上改變。越南
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人反對得很激烈,迫使政府去結束。奧巴馬之所
以有機會上台,就是抓住了民眾要“改變”的心理。美國人喜歡嘗試新鮮
事物,居然選出克林頓、奧巴馬,大膽試用新臉孔,肯“讓他做做看”;
市場上的產品促銷,打出new而不是“古方泡製”,更受歡迎。
  美國人的探索精神很好。他們搞研究,往往先不從經濟效益落墨。發
現世界無論那個角落有好人才,必想方設法延攬。美國的教育,重視因材
施教,所以學生的知識廣而全面,效果很好。
  美國暫時並沒有“一天天爛下去”。如果它有好的地方,中國可以借
鏡、學習,使“洋為中用”,不驕不燥,踏實地發展自己,才是硬道理。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1-6-10 14:20

     其实文中对中国的不确定因素是不敢谈得太深,中央并非没有意识某些问题的重要性,而是左右为难。特别是,政治制度改革是很必要,但现在就进行改革,就害怕难以控制某些地区的分裂要求。而对于外国的挑衅,难以采取行动,也是害怕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会造成分裂或割据,因为本身经济的发展太不平衡,造成了分裂的隐患。
作者: gz5076    时间: 2011-6-10 14:26

有句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怎样理解…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6-10 21:47

回复 gz5076 的帖子

几十年前我住河北,几十年后我没住河南——当然,纯属巧合,不过几十年前与几十年后的事并非必然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