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六榕花塔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3 12:04     标题: 六榕花塔

夏日炎炎,不免心烦气燥,欲寻觅一处荫凉娴静之处歇息歇息。在广州绿树遮掩的六榕路,六榕寺里正是心仪的好地方。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3 12:05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秀美的六榕花塔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3 12:06

寺里各有特色的殿堂供奉着各路菩萨。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3 12:08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5-6-23 12:31 编辑

宽敞的大院里修饰精美的建筑物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3 12:09

翠绿掩映空气清新顿消暑热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3 12:10

蓝天白云衬花塔,如入仙境。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3 19:10

嘉嘉 发表于 2015-6-23 12:10
蓝天白云衬花塔,如入仙境。

在无掩鸡笼的文革前,花塔是我们的乐园,无和尚无住持无香火无游客,只有住在附近的我们这些花果山猴头一般的孩子周六日就去登塔晀望广州全城,花塔和五层楼留下我们儿童期太多欢乐,估计登过超50次,如今应不准登了,文革时利工民针织厂的造反工人架重机枪瞄塔金顶差D激起民愤,那个金顶听阿伯乘凉讲古说曾被日本仔偷走.咁又五十几年了.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3 23:04

小时候很傻,记得第-次登塔是跟住妈妈教的应届毕业班哥姐去登,他们教我每-层转右走5步就登上一层,偏转左,结果毎个门都是崛头神龛,惊到脚仔震.后来去多了成咗精,转着左绕塔1周再登.还跑得飞快,毎层景致四面看,当年大楼寥寥可数,都是瓦屋顶广州象是巨大穿山甲.它这塔外九层内其实11层,很神奇的.
作者: 黄公石    时间: 2015-6-23 23:29

本帖最后由 黄公石 于 2015-6-23 23:31 编辑

現在可能只有花塔及幾个銅像是原装?
我在86年曾入內參觀,可惜無照相留念.                                                                                    嘉嘉學友好帖!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4 00:07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讲你都未必信,我在广州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去看六榕塔。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4 01:03

嘉嘉 发表于 2015-6-24 00:07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讲你都未必信,我在广州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去看六榕塔。

咁好笑?不过我成日去时它是"弃妇",如今是稳如泰山花枝招展的"贵妇".真的不准登塔吗?我也至今未去过五仙观,我住米市路时它是个车间大杂院.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4 10:38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六榕塔现在要买票进去,不过老人证就免票。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5 02:03

嘉嘉 发表于 2015-6-24 10:38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六榕塔现在要买票进去,不过老人证就免票。

买票进塔可登几层?或只在首层游览?我在少年时是爬到顶层的,并且那时花塔已经有约12度以上的倾斜,应不准登塔眺望了.60年代时僧道都遣散破除迷信,那时六榕寺光孝寺的佛象都蛛网包裹蒙尘堆放无香火供奉.光孝寺做了歌舞团,六榕寺成无掩鸡笼,早上约8点开门晚4点关门.在我家租住的天台日日望见花塔顶个金葫芦,讲古仔阿伯成日讲日本仔开飞机偷走那宝物.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5 18:54

六榕花塔,曾经是最美的地标:
   小时候-懂事,映入瞳仁最宏伟美丽的建筑就是六榕花塔,五层楼,大水塔和光塔.在50年代的广州,我住的净慧路还有2间私塾(卜卜斋).每天那粤语读<三字经>的声音阵阵传来.担货上街的商贩吆喝着他们行业的号子,汽车罕见,单车也少,不时还有马车经过.净慧路海珠北路是汉人旗人杂居的区域,过了中山六路到海珠中纸行路那边,还有不少的回民,更有"回民饭店"专卖清真美食.在这直径约2公里多的范围內,人类生活的-切需要应有尽有.各类商铺杂货店和走街的商贩,供应人们从早餐到夜宵的一切美食,从1角钱4碗的濑粉到1角5分/份的干炒牛河.小朋友似我那么大的,夏天穿双冬瓜屐仔,1件香云纱背心,追着麦芽糖小贩每天买100蚊(相当干1分钱).学着大孩子的手势,左右手绕緾那1小砣琥珀样的麦芽糖,让它变白色再吃,大孩子忽悠我们,说变白色更甜.等我们鸡手鸭脚整砣掉地上时,他们幸灾乐祸地大笑,围观我们大哭的丑态和追加100蚊的囧态.小贩很会做生意,会先賒给小孩,然后吆喝着逐家收钱,保证他那两沙煲麦芽糖畅销无阻.
   读小学时,品味进步了,眼光会流连在租公仔书的档口,钱也不再帮衬麦芽糖那么馋和幼稚,宁可结伴去租书看.云路街口的蚬肉档,既有熟蚬肉也有生开蚬肉和蚕蛹,春天例牌养蚕玩,大孩子攀树摘桑叶,我用1颗椰子糖可換50块桑叶,若1包蠔油豆,他们就为我的蚕供应5天桑叶.晚上偶尔跟父母去旧南海县街口买干炒牛河,走到海珠北寥凌云医馆,煲夜粥的后生仔摆开棍棒刀枪剑戟在练武,于是我决定就地围观,他们买完炒牛河回头再牵我回家-齐夜宵.
  半大孩子的我到了1959年,戴上红领巾,推普成标兵,两件大事充满自信沾沾自喜.穿过百灵路右拐六榕路,频频去攀六榕花塔,亲朋来玩,我做向导带他们去攀塔,他们带我去儿童戏院,中华电影院或新星电影院看电影,寒暑假来了,我们3天写完全部作业,天天去中央公园,中山纪念堂玩,经过的路更多,盘福路德坭路长庚路,见识到人类衣食住行以外的需要,人类最后归宿的仪式用品也初步了解了,在10岁前,广州的这-带市井风情,建筑和人情世故,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已经成了我的大课堂,也永远镂刻我脑中.
  过去的街景,淡定安全,纯粤味的街景环境一去不复返了,很感恩我曾经历过.
作者: 黄公石    时间: 2015-6-25 22:37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期待 五仙覌 有帖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6 00:10

黄公石 发表于 2015-6-25 22:37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期待 五仙覌 有帖

等天气凉下来我会去1趟,见识下五羊之源.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6 14:14

奀皮孩子偷渡入越秀公园
  60年代前越秀公园是广州人至爱的庭园,从"观音山"升级为"越秀公园",真是1块上好的"小鲜肉".那时流化公园中苏友好大厦那一头也成景观气候,但老辈人嫌弃恐惧那刑场的萧杀,很少踏足,只有我们这些奀皮马骝仔,借学习小组旳形式有机可乘,在调皮男生的策划下,半推半就鬼拍后尾枕,不但帮他们做齐填充造句听写生字的老大难,还屁颠颠地去乱窜疯玩.扶桑花芯有蜜吸,流化公园有野蕉任摘任食都是当年学渣男对学霸女的"投桃报李".在那万分吸引人的越秀公园外围转悠多了,终于给猴精男生盯淮了2处可逃票偷渡进越秀公园的路径.
  美丽的越秀公园,学校毎年才带我们去1次,而许多身为"三行仔"的家长,一年都不会带仔女去玩1次.而毎人买8分钱或5分钱门票,是不可及的梦想,于是密谋偷渡进园.团伙中最忌惮的是我,他们知我万-向我妈举报,他们全都会唔s1身蚁,轻则被家长修理重则记过全校批判.所以他们团团围住我"策反".我每周六都几乎跟妈妈工会活动去园内的竹园餐厅,亲朋及妈妈学生又经常来组织活动10居其9都去越秀公园,我是最少偷渡意欲的,亦是铁杆的"朝廷鹰犬".但他们策反很成功,因我弟病弱生病多过上学,许多人欺负他.于是他们拍心口讲全方位保护我弟,于是我妥协了.
    那时视2米不到的龟背状护土墙为栏路虎,男生们盐蛇样就爬上去,再又扯又托把女生拽上去.水坭花栅栏有1处开裂,把此处敲断有个50cm的缺位,正好小孩可爬进去.男生半截砖三下就搞掂,15分钟我们己经在园内行去五羊雕像途中.8只马骝5男3女大有放虎归山的喜悦,骑猪仔砲逛五层楼到处尽兴欢玩,1个男生还想偷烂艇仔扒,这可挑战我不做鹰犬的底线了.太阳下山前5时半就会清日场,夜场票价更贵(1角钱),人们戏称拖友场.我们大摇大摆离场,凑钱买1条雪条,为买我怕让我咬第1啖.童年糗事多箩箩,那童趣如今回忆笑到肚痛.
  当下次还想返寻味,缺口早被倒刺铁网封死,呜呼!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7 02:42

本帖最后由 依慈 于 2015-6-27 02:55 编辑

60年代初中山八路的-单重案:
   我在13岁前,有2单重案发生在当时的中山八路,1单贴了全城的图文并茂的通吿,那大大的揷图上是西洋菜塘上浮了具发黑的女尸.我们上学途中要经过同样的通吿6张才到学校,第7张贴在校门附近.那时上学各人到校门囗后按班级排好队,检查红领巾,手帕和指甲脸脖子干净否,评分加到各班上,评比的表在-进校门当眼处.自从贴了这重案通报校门口乱套了,女生不敢看,男生偏要看,还故意捣乱推挤女生让她们惊叫.通告上的字我完全看得懂,我8岁就啃四大名著了.但班上同学只看懂1/3,他们乱推撞,有些大人边看边读,男生听-漏万在学舌,纪律差小班干部们维持到老师出现前的纪律,焦头烂额.幸亏台风来下几场豪雨,通告淋烂成渣,才甩难了.
  另1单重案有关我们学校某位学生的家人,把老师学生干扰得够呛.话说离我校拐3个弯是1处某织布厂的染整车间.某学生的舅舅绰号"观音七"是那里的技工.他白净怕事又作状,见只小强也哇哇叫,所以有这绰号.某天傍晩观音七独自拉板车把十几卷布拉去中山八路某车间.离那里约1000米是当年最偏僻的居民区,只有3户人家的破旧小巷.在西洋菜塘的边缘.早上天蒙蒙亮1位大妈出门看见墙边柱着1捆东西,大喜过望忙拖回家,还等她的儿女下班回家才打开看什么宝贝.谁知竟是布卷着具女尸.那年头治安好太平麻痺,慌忙跑到-仆-碌去报案.晦气死了,拣东西的大妈悔青肠子哭得呼天抢地.查了2个月查清死者身份,又知布匹是我校附近染整车间的,于是把工人毎10来个请到我们学校趁放学后来预查预审.我由于搭饭和妈妈在校吃,她开会至晚8时后才和我回家,我几乎天天去围观那些工人协助调查录口供.全厂都是疑犯,"观音七"最少嫌疑,因他娘娘腔又无胆,全车间问齐才轮到他,一宣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他就招了,警察吃一惊.真令人跌眼镜的恰恰凶手就是他,连曱甴都惊的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为情为债杀了这个成衣车间的女工,利用染整的布匹卷妥后抛尸.全厂人全部警察和全校老师家长都感意外,后来在我校开的宣判大会,观音七也吃了"铁花生"伏罪了.贪心大妈因惊吓和迷信也不久于世,成为1961年中1单奇案.我由于知得多又逞能,叙述了多遍给八卦街坊听,直到文革时大破大闹乌烟瘴气,人们才不再讲这案子,我却成世都忘不了.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7 19:25

当年中山八路还叫"烂马路",有跳蚤市场天光圩.后来听我家婆讲,瓜菜代时代她许多时在烂马路卖旧衣物,家中一窝孩子有个伤风鼻塞损手烂脚,就要变卖旧物兑钱才能看病执药.只不过不够10年前,她七哥在西门口一带有人力车行及报关行生意,是大老板.10年后兄妹都沦为贫民,忧饮忧食,大老板返顺德老家做保管单车和租公仔书维生,至80年代初离世.我家婆活到2012年83岁离世.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5-6-27 21:38

广州的每段路都有故事,慈姐不如开新帖大家一齐讲讲?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5-6-27 22:28

嘉嘉 发表于 2015-6-27 21:38
广州的每段路都有故事,慈姐不如开新帖大家一齐讲讲?

我讲着跑题至哪条街巷都不知了。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5-6-28 09:14

嘉嘉 发表于 2015-6-24 00:07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讲你都未必信,我在广州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去看六榕塔。

我记得1955年以前去过六榕寺,至今六十年未去过。
作者: 黄公石    时间: 2015-7-4 07:05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快乐的童年
作者: 黄公石    时间: 2015-7-4 07:06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似讲鬼故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