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一中札记]之十八 学校饭堂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7-31 16:15     标题: [一中札记]之十八 学校饭堂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2-7-31 16:19 编辑


     我们学校的饭堂有七、八个炊事员,负责学校老师和几百个住宿学生的一日三餐,工作很忙碌。每天天蒙蒙亮,厨房里的灯光就亮堂堂的。炊事员在当年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千方百计地设计菜单,改善同学们的膳食。老师和学生如果在饭堂搭食,需要交粮票、油票购买饭票的。

     厨房的对面是一个长长的饭厅,按照班级设置了桌椅,每桌8个人,饭菜每顿按照大家申请的饭量分到写有桌子编号的煲子里,然后由桌长再分摊给每个人。同学们的饭量从3两到5两不等,因为是长身体的时候,无论吃的是什么菜,大家都是风卷残云一样,从来对饭菜没有怨言。

     平时饭堂会供应瓜汤菜汤的,到了星期三中午,有供应面食,馒头包子很松软好吃。晚上9点偶尔还有白粥和榨菜供应。花2分钱买一大碗白粥配一大块榨菜,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夜宵啦。

     晚上值班的炊事员,还要为同学们烧热水,供应饮水和洗涤。

     在文革时期,炊事员多了一个任务,就是每天煮糨糊。因为运动需要贴大字报啊,从校内贴到校外,贴到广州城的大街上,所以需要许多的糨糊。炊事员在一个大油桶里装满滚水,然后在小水桶里开好粉浆,一个女炊事员慢慢地把粉浆滤入大油桶,另一个男炊事员就手拿一条长棍子在搅动,很快糨糊就弄好啦。每天也需要煮两、三桶的,蛮辛苦。

     去年校庆回校参观,看见饭堂还是在老地方,学生吃饭的饭厅里光线充足,桌子椅子很漂亮整齐,与我们那个年代已经是不能同日而语啦。




2012.7.31.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7-31 16:22

哇,仲有宵夜咁好啊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7-31 19:53

嘉嘉 发表于 2012-7-31 16:15
我们学校的饭堂有七、八个炊事员,负责学校老师和几百个住宿学生的一日三餐,工作很忙碌。每天天蒙蒙 ...

中学4年,曾经一度在校中午搭食,主要是中午不想回家...
作者: fei    时间: 2012-8-1 07:49

想起来了,那时候的饭堂是二排平房,我也搭过食。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8-1 09:18

fei 发表于 2012-8-1 07:49
想起来了,那时候的饭堂是二排平房,我也搭过食。

      我跟你的情况都是属于中午搭食,嘉姐说的应该是寄宿。印象中记得69~73年学校没有寄宿的。

作者: 弼马温    时间: 2012-8-2 14:20

不全是,当年我在大门口警卫连就住了两年,也属寄宿吧。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8-2 15:55

弼马温 发表于 2012-8-2 14:20
不全是,当年我在大门口警卫连就住了两年,也属寄宿吧。

      原来是齐天大圣驾到,新生在此有失远迎。回想当年,在下也曾在大圣手下的警卫连混过一段时间,好象没有两年时间,那时不觉辛苦,倒是感觉有点威风...
作者: 弼马温    时间: 2012-8-4 17:16

本帖最后由 弼马温 于 2012-8-4 17:20 编辑

虽是没有寄宿,但我们在一中四年却“同居”了不短时间,粗算近十个月(花东,沙贝分校,电池厂。。。。。)新生记不得啦。


作者: fei    时间: 2012-8-4 17:50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2-8-2 15:55
原来是齐天大圣驾到,新生在此有失远迎。回想当年,在下也曾在大圣手下的警卫连混过一段时间,好象 ...

是好威喔,原来新生有此威水史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8-4 18:19

弼马温 发表于 2012-8-4 17:16
虽是没有寄宿,但我们在一中四年却“同居”了不短时间,粗算近十个月(花东,沙贝分校,电池厂。。。。。) ...

      啊?沙贝分校也是一中的吗?我记错了,以为是小学去的,只记得一周只有一餐猪肉焖冬瓜,五片象纸片般薄的肥猪肉...
作者: 弼马温    时间: 2012-8-8 15:33

你又记错了,在花东分校是3天一猪肉,每人发一猪肉卡,凭卡买肉,没有你说的那么惨,在沙贝分校是天天有猪肉吃,但是劳动强度太大了,我被安排插秧,一个月下来,我的腰啊。。。。。。。,
作者: 小草    时间: 2012-8-8 17:18

嘉嘉的记忆力劲呀!我的脑袋就全桨糊了,一丁点儿都忘了,睇罢了你的回忆录,少量思想回复了,多谢!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